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港星樓市放緩 地產商轉戰中美英市場 東京曼谷亦受青睞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香港和新加坡去年為阻止樓市過熱,分別加碼推出辣招,實施更嚴格按揭限制,令物業成交宗數和樓價下跌。彭博社報導,本土樓市受壓,促使港星兩地地產商將注意力轉移到中國大陸、美國、英國等市場,以減低風險。

香港《文匯報》報導,仲量聯行表示,香港去年房屋銷售較前年減少38%,但今年將持平,中原地產數據則顯示,香港樓價自去年3月高位回落4.6%,仲量聯行預料今年會再跌15%。在新加坡,大華繼顯估計當地今年房屋銷售可能減少3成,跌幅略少於去年的35%,今年樓價則料有5%至10%跌幅。


美英經濟稍見起色,樓市率先彈出。美國去年10月樓價按年升13.6%,是7年來最大增幅;倫敦樓價去年首11個月累升約11%。另外,地產網站搜房顯示,大陸上月新樓樓價按年升12%,是去年最大升幅,去年11月樓市銷售額亦是近2年來單月最高。

港星地產商近期積極向外發展,例如九倉至少在14個大陸城市擴張,主席吳光正2011年曾預期,內地投資在今年將佔集團資產的5成。新鴻基去年9月亦以218億人民幣(約280億港元)投得上海徐家匯地王。仲量聯行透露,有香港地產商就投資倫敦接觸他們,部分交易在本季有望落實。高緯環球亦表示,不少香港地產商有意投資東京及曼谷等市場。

新加坡華聯企業去年同意買下加州最高建築,正考慮在紐約和邁阿密投資,並將在美國設分公司。新加坡的豪利控股公司則計劃在倫敦建3400棟房屋。萊坊駐新加坡亞太研究部主任霍爾特表示,亞太區豪宅市場已受辣招影響,其中港星遭受的衝擊最大;亞洲地產商正採取多元化措施,包括進入較成熟市場,從而分散風險。

不過高力國際亞洲研究及諮詢行政董事盧永輝稱,展望未來兩三年,港星新樓需求仍殷切,不應過早斷言兩地地產商放棄本地市場。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