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姜建清:金融資源市場化配置與所有制結構無關

鉅亨網新聞中心


姜建清(資料圖)
姜建清(資料圖)

  和訊銀行訊息 2月11日,工商銀行姜建清在“2014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四屆年會”表示,贊成中國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準入更加開放,中國金融機構所有制更加多元,但金融機構所有制結構與其是否按市場化設定資源關係並不必然。


  同時他指出,銀行更傾向貸款給大企業,符合市場化原則,但這種“市場化的選擇”不一定理性。

  姜建清在會上指出,當下有關銀行是否按市場化設定資源爭議較多,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不同規模的企業獲得金融資源的難易程度不同;二是認為市場化設定資源與銀行的所有制結構有關;三是認為金融微觀主體都去追求價值最大化,就是資源設定的市場化。

  圍繞外界對國有銀行是否按市場化設定資源的質疑,姜建清稱,銀行更傾向貸款給國企、大企業,而中小企業貸款相對較少,是符合市場化原則的。國有企業違約率低,貸款規模大,而小企業違約率高,按照市場化選擇,貸款給國企、大企業是正常的,只不過,這種“市場化的選擇”不一定是理性的。

  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會分流大型企業、項目的融資,加之高風險、高收益的市場原則會促使商業銀行加快轉向小微企業市場。他表示,工商銀行目前對小微企業的融資余額已達1.9萬億元,這是市場化的必然趨勢,對風險控制技術能力較強的銀行的步伐還可以加快。

  那么,民營銀行的多了后,設定資源必然會更市場化嗎?姜建清認為,市場化設定資源與銀行的所有制結構兩者關係並不必然,分析全世界百年來的金融史,千千萬萬銀行破產了,還是私營銀行占多數。

  而談到銀行最求價值最大化的問題上,姜建清並未直接回答。不能否認的是,銀行通過壟斷獲取了巨額利潤。這些年,得天獨厚的牌照管制與利差紅利讓銀行們躺著也賺錢。

  不過,這個壟斷不久將打破,民營資本已被允許正式進入金融業,民營銀行將開閘。對此,姜建清也表示,贊成中國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準入更加開放,中國金融機構所有制更加多元。

  最後,對於如何金融資源的市場化設定,姜建清提出了三點看法。一是完善市場監管和市場退出機制,促進市場參與主體向理性經濟人轉變。二是培養儲戶和投資人的風險意識,引導資金的理性流向。三是完善資源設定市場化的一系列基礎堡作。改革正在深入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就是資金價格的市場化,民營銀行的批準就是金融準入的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就是貨幣流通的市場化,加上金融資源設定的市場化,其共同作用的結果是使金融市場的競爭和資源設定更加充分有效。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