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4-02-10 記者 余美慧 報導
近日,美國高通公司(QUALCOMM)被大陸國家發改委進行反壟斷調查一事引發關注。大陸央視報導指出,近兩日,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旗下的手機中國聯盟向國家發改委舉報,commit了一份關於高通商業模式損害中國手機產業的報告。
央視新聞引述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指出,手機中國聯盟一直關注高通對大陸手機產業的影響,在發改委對高通反壟斷調查的訊息出來後,聯盟用一個多月的時間走訪會員企業,發現高通主要存在過度收取專利費和搭售的行為,此舉對大陸手機產業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為此向國家發改委進行了舉報。
經濟參考報報導,有大陸手機製造企業表示,由於手機中國聯盟由大陸國內主流手機製造商和晶片供應商組成,代表了大陸產業和企業的利益。因此,此次向發改委commit舉報資料,意味著大陸手機製造產業集體向高通發起反擊,不會與之達成所謂的「友好和解」。
據悉,發改委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仍在進行中,相關方被要求對調查細節保密。不過,據相關人士處獲悉,發改委已經掌握了高通涉嫌壟斷的證據,而此次手機中國聯盟commit的舉報資料,也有可能成為對高通反壟斷調查最終定性的重要證據。
對於發改委啟動的反壟斷調查,高通表示,正在積極全力配合調查,但並不瞭解存在何種違規行為。高通還表示,為中國大陸合作夥伴提供最先進的晶片產品,支援了大陸無線產業的發展,高通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研發,並以合理的適用費率授權給手機製造商。
資深電信專家項立剛表示,高通過度苛刻的合作條件是遭遇發改委反壟斷調查的重要原因。在3G、手機晶片等專利技術上,高通處於優勢,並用比較苛刻的合作條件獲得了市場支配地位。據業內相關廠商指出,大陸手機廠商每出貨一部智慧手機,除支付高通晶片或解決方案費用外,還會按照單機售價,額外支付3%到6%的專利授權費用。另有第三方機構介紹,目前大陸手機廠商一部智慧手機售價的20%要被高通拿走。
反壟斷法律專家表示,根據《反壟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高通的行為涉嫌濫用知識產權,排除、限制競爭,極可能被認定為壟斷行為,而受到大陸相應法規的制裁。有第三方市場機構根據高通上一財年營收數據估算,如果被裁定為壟斷,高通在大陸市場將面臨最高達12億美元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