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香港經紀業界對雙股制的抗拒態度軟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香港信報報導,阿里巴巴集團未正式上市,影子股已率先受惠,也令香港經紀業界對“同股不同權”制度(或稱“雙股制”)的抗拒態度軟化。香港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張華峰建議修訂創業板的規則,使阿里巴巴得以在港上市,可望再次掀起科網股熱潮。獨立評論員david webb則強烈反對,認為此舉將令香港出現兩種上市要求的雙層市場。

阿里巴巴使用“合伙人”制度,目的是保障包括創辦人馬云等管理層取得多於持股比例的投票權,這跟香港“同股同權”制度背道而馳。


冀打造“港版納斯特”

張華峰昨天在傳媒午宴上表示,自阿里巴巴宣布入股中信21世紀(241)后,其股價由約0.8元飆升至最高5元,周四顯著回落后仍達2.61元,有些經紀業界對於實行“雙股制”科技股的抗拒已漸漸下降。“他們認為最緊要有得炒,既然並非作為長線持有,便毋須理會股權制度是否公平!”

張華峰建議港交所(388)修訂《創業板上市規則》,容許“同股不同權”的企業上市,主板規則維持不變;若上市公司計劃轉主板,便得采用“同股同權”制度。他認為,阿里巴巴在港上市后,必能吸引其它同類企業跟隨,可望再次掀起本港科網股的熱潮,甚至打造成“港版納斯特”;而針對削弱投資者保障的問題,創業板股份的風險較高,容納“同股不同權”上市公司,只是讓投資者多個選擇。

本身是恒豐證券董事長的張華峰曾於“科網股股王”騰訊(700)獲利甚豐。他於2005年初以約5元購入騰訊,一年后沽貨,獲利一倍,之后多次買賣騰訊股票,直至去年股價突破300元后才沒有參與。

他透露,未跟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談過上述建議,相信若對方付諸實行,他在經紀業界的民望將反彈。

港交所發言人不評論有關建議。去年底上市科應上市委員會的要求,研究不同股權制度,有關報告已交予證監會,雙方會於本季討論會否進行咨詢。

曾任港交所董事的david webb多次公開反對港交所恢復“雙股制”。他表示,讓“同股不同權”的科技股在創業板上市,等於說“創業板現已一團糟,弄得更壞也不是問題”。

他認為,無論主板或創業板,《上市規則》是上市公司企業管治的最低標準,容許“雙股制”猶如在大部分投資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降低標準;再者,主板和創業板的上市要求因此不同,造成雙層市場,由於轉主板的資格很容易達到(三年盈利紀錄),上述做法等於“雙股制”上市公司在主板上市的捷徑。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