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國資證券化會帶來局部炒作還是帶來牛市?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4-13 09:30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截至4月11日,全國至少已有25個省份出臺國企改革方案,近40個地級市發佈了2016年的國企改革工作計劃,資産證券化、重組調結構、發展混合所有制、清理“僵屍”企業等均成爲各地的工作要點,其中更有上市公司直接點名被列爲重組重點。
提高國有資産證券化率是國企改革的重點,包括上海、廣東、山東、江西、蘇、吉林在內的20餘個省市明確了國有資産證券化率目標,普遍定在50%以上,並明確了相關細則和試點安排。
這可能會成爲國資概念股的推手,但並不讓人高興。A股出生時就曾經爲國企脫困服務,20多年過去了,國企還是需要脫困,A股還是需要服務,市值還是需要管理,這不是市場之福。
地方國資證券化率提高到50%,要證券化進入股市享受溢價的絕不是個小數目。今年1月12日,《經濟參考報》報道,作爲央企改革升溫的一個重要標誌,初步估計,未來幾年內將有30萬億元的國有資産進入股市。
招商證券在研報中指出,2013年地方國企資産達55.5萬億元,而資産證券化率總體不到30%,未來幾年可能有近10萬億元地方國企資産實現證券化,這將帶來大量投資機會。
Wind統計資料顯示,在目前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實際控制人爲國資委、地方國資委、地方政府、中央國有企業、地方國有企業、大學以及集體企業的上市公司高達1010家,占到了A股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一以上。不僅A股市場,內地企業尤其是國資對港股市場的影響也越來越大,說國企能夠動搖股市的根基還真是不過分。
現在市場對國資證券化充斥了過多的溢美之詞,諸如國企上市可以讓國企進入公衆視野,向市場化的目標更推進一步等。不過,市場化果真如此容易?
個別地方政府對國資的插手有時是赤裸裸的,公衆公司的規則不可能在軟約束下輕易形成。
無錫市國資委在3月底提出:“以重大重組專案爲抓手,以威孚高科、華光股份、太極實業等上市公司爲主體,通過兼併、重組、股權收購等形式,開展兼併重組與投資合作。”湖北省也在《2016年工作要點》中明確,要“將三環集團改組成爲機械、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産業投資公司”。三環集團旗下A股公司有襄陽軸承,其已於今年1月拿到定增批文,擬募資7.5億元加碼軸承主業。
好吧,我承認,國企改革會有一波局部炒作行情,但說這就會帶來牛市,可能是大錯特錯。只有進行制度改革、建立信託責任才是一切的根基。
地方加快佈局國企改革,除了明確國資證券化的比例外,還在積極推動制定相關細則和試點工作,有望年內出臺。其中包括完善董事會、市場化選聘、職業經理人制度以及開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等內容。
這看起來很市場化,但在此前的實際操作中,有不少案例顯示並不尊重市場。如大型央企的董事長輪換,一家好好的公司突然換成了另一撥績差高管來操縱。
舉一個典型案例,2012年資本市場出現了一個激烈反抗的董秘,陳炳良在上海金陵股份有限公司做了20年的董秘,因爲抵制大股東發起的“董秘輪崗”計劃,在57歲之年被罷免。
上交所早在2011年就出臺規定,上市公司不能隨意解聘董秘。上市公司任免董事會秘書等高級管理人員,應由公司董事會依法決策;如果相關當事人認爲公司解聘程式不合法、理由不充分、董事會決議存在瑕疵,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上海金陵曾召開董事會,通過了免去陳炳良公司董事會秘書職務的議案。但獨立董事提出異議,3名獨董投出了一張反對票和兩張棄權票。類似的案例並不少見。
多地清理“僵屍”企業“讓股引援”。短短兩周,已有河池化工、嘉凱城、錢江摩托、中國嘉陵、*ST獅頭、上工申貝等6家地方國企宣佈“讓股引援”,地點分佈在上海、浙江、山東、山西、廣西、重慶等國企改革推進較快的省市。市值小業績差、重組轉型訴求高是這些公司的共性,並且國資大股東讓位基本都與上市公司重組緊密銜接。
未來國資證券化,是股市向著某些國資的非市場之路行走,還是國資走向規範化、市場化、法治化之路,將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如果不能走向法治與高效之路,那麽A股市場每隔一段時間還會被國資拖累一次。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