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宏明專欄】「十三五」規劃 台灣的機會或挑戰
蔡宏明 2016-03-18 13:25
中國大陸「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未來5年年均經濟成長(GDP年增率)保持在6.5%以上的目標,2020年大陸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超過人民幣90兆元(約13.85兆美元)。由於「十三五」是中國大陸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衝刺關鍵期。「十三五」規劃所提出的經濟發展目標與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政策取向對台灣的影響,值得關注。
整體而言,大陸將2016年經濟增長目標訂在6.5至7%之間,未來5年年均經濟成長將力保6.5%底線;是大陸20年來首度對經濟增長訂出區間範圍。特別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並未如過去依樣明定進出口成長目標,而只強調「進出口回穩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都顯示中國大陸當前面對本身經濟成長趨緩的「新常態」及產能過剩等結構性問題,而將GDP增長目標下移,則具有為大陸進行全面經濟改革,開創經濟成長新動能及增長方式轉型挪出空間的意義。
特別是相對於「十二五」規劃,《十三五規劃綱要》增加了「拓展網路經濟空間」、「構建現代基礎設施網路」、「全力實施脫貧攻堅」和「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準」等四篇,且量化目標中也增加戶籍人口城鎮化(戶籍人口達45%)、環保(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優良品質天數比率80%)和科技進步貢獻率(60%)等,都顯示其藉由城鎮化帶動消費升級與多元化金融、民生和教育醫療等服務業發展、加快形成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綠色低碳、高端裝備與材料、數位創意等5個「10兆級」新興支柱產業等發展方向,已經成為其未來五年經濟轉型的策略方向。
對台灣而言,面對大陸「十三五」規劃的宏偉企圖,不能忽視下列影響:
第一,依據IMF研究,大陸出口成長每掉1個百分點,亞洲經濟體出口到大陸的成長會減2至3個百分點,大陸出口與經濟成長目標下移,可能衝擊台灣對大陸的出口,進而將影響台灣經濟,而如何分散市場並進行全球布局,將是新政府的重大挑戰。
第二,由於互聯網+、大數據、中國製造2025、三網融合、新型城鎮化和智慧城市等重大戰略的實施,加上「十三五」期間大陸人均GDP可望在2020 年達到1萬美元可能帶動醫療、教育、旅遊和高端消費需求,都可能給大陸台商和台灣業者帶來可觀的商機,但能否獲利,仍將決定於自身的優勢,以及能否形成有利的營運或服務模式。
第三,就兩岸已經逐漸形成水平競爭格局的資通訊產業而言,十三五規劃強調支援「新一代資訊技術創新」包括培育積體電路產業體系,培育人工智慧、智慧硬體、新型顯示、移動智慧終端機、第五代移動通信(5G)、先進感測器和可穿戴設備等產業,勢必將對大陸的資訊技術和資通訊產業帶來全面的促進作用,這樣的發展趨勢,究竟是為台灣業者帶來更多合作與市場進入機會,或是另一波紅色供應鏈來襲的開始,尤其值得關注。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