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產業

新能源車市場成藍海 長城華冠轉型電動車製造

鉅亨網新聞中心


◎每經記者 劉衛琰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升溫,正在吸引不少“外來者”加入競爭。


日前,一家專注於汽車設計的本土公司——長城華冠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華冠)發布消息稱,首款“前途牌”電動車將於明年年底正式上市。

長城華冠董事長陸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隨第二款和第三款車上市,在2018年或2019年我們的年銷量計劃達到十幾萬輛。”

隨電動車實體業務起步,長城華冠籌備多年的上市工作也將取得成果。根據規劃,8月底前該企業將登陸新三板。

陸群指出,長城華冠登陸新三板打開了資本與技術對接的窗口,可推動資本與技術的良性發展。

民族證券分析師曹鶴認為,“長城華冠登陸新三板是搭上了早班車,但能否保持較好的行駛狀態,關鍵在於其能否申請到電動車生資質。”

從品設計到電動車製造

在登陸資本市場前夜,長城華冠揭開了首款電動車前途K50工程樣車的面紗。

資料顯示,長城華冠是中國本土的汽車整車設計研發機構,成立於2003年,與北京現代、一汽、上汽、廣汽、奇瑞、吉利、江鈴、江淮、長豐等多個整車企業合作,並完成40多款品的整車開發和局部改型工作。“5年前我們成立了電動車市場部,開展電動車設計方面的服務,隨后我們結合自己的在汽車設計方面的優勢,開始進入電動車生製造領域。”陸群表示。

陸群介紹稱,“前途K50的工程試驗已在按照程序推進,正在量化過程中,這款車將於明年年底前正式推向市場。”

為了保證前途K50順利登場,長城華冠的工廠建設即將全面幕。“我們初步確定,在蘇州建立一個示範性工廠,工廠設計已經開始,今年年底前開建,計劃明年年底前投,設計能為雙班5萬輛。”陸群透露。

根據規劃,未來隨蘇州工廠能的進一步釋放,以及合作伙伴的加入,從2017年起長城華冠的第二款、第三款電動車也將正式登場。“預計2018年或2019年,長城華冠將成為年銷量達到十幾萬輛級的電動車生企業。”陸群表示。

然而,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陸群的計劃可能太理想化了。據了解,目前國內最大的汽車集團——上汽集團2020年的新能源汽車銷售目標為20萬輛,其中不僅包括電動車,也包括混合動力車型。北汽作為目前電動車銷量最大的汽車集團,2020年的電動車銷售目標為20萬輛,這和長城華冠的目標基本相當。

不過在陸群看來,這並不具有可比性,“目前大多數電動車都需要補貼才能賣出去,而我們打造的是不用補貼也能暢銷的車型,未來只有以市場為導向的車型才是主流。目前此類車型只有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高性能車和以知豆為代表的微型電動車。”

數據顯示,在包括北京在內的諸多不能獲得財政補貼的地區,有些車型的市場銷量高於預期。如去年知豆電動車銷售了7400輛左右,而北汽電動車銷量僅為5234輛,比亞迪E6銷售3560輛。

複製特斯拉的模式,長城華冠計劃推出的首款電動車定位為電動跑車,而成本和價格更具優勢的微型電動車也將成為其未來發力的重點。

擬借新能源概念登陸新三板

業內有分析認為,電動車是長城華冠完成上市夢想的重要籌碼,新能源汽車是未來資本市場的重要看點之一。首先,得益於政策的推動,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爆髮式增長;其次,節能減排已經成為我國各個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就汽車業而言,發展新能源車和這一趨勢完全吻合。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在我國汽車銷連續4個月下滑的情況下,7月新能源汽車銷售達到1.69萬輛,同比增長3.3倍。其中純電動車銷售8970輛,同比增長3.3倍。

曹鶴認為,“如果長城華冠按計劃登陸新三板,將成為目前新三板為數不多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公司之一,可以搭上新三板新能源概念的‘早班車’。”

據民生證券分析,2014年,新三板新能源汽車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9.38%,高於主板企業12.7%的增速。“上市之后,長城華冠將打開資本與技術對接的窗口,上市募集的資金將用於前途電動車的核心技術、整車的持續開發和量工作。”陸群表示。“對長城華冠來,登陸新三板后能否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關鍵要看能否獲得電動車生資質。”曹鶴表示。《每日經濟新聞》此前曾報導,自去年6月《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確認,汽車生企業之外的企業獲得進入整車生領域的機會之后,目前已經有數十家企業啟動了電動車生資質申請工作,申請企業的數量遠遠超過預期。因此,長城華冠能否順利入圍仍然是個懸念。

“我們的生條件、品性能等諸多方面都完全符合《規定》的要求。”陸群稱,“我們計劃今年10月底前后啟動申請工作,有望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拿到(電動車)生資質。”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