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資加劇 大陸7月銀行結售匯再現逆差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家外匯管理局昨公佈數據顯示,7月銀行結售匯再現逆差2655億元人民幣。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大陸走資潮加劇,繼早前公佈的7月份金融機構外匯佔款減少2491億元(人民幣,下同),創近20年最大降幅之後,國家外匯管理局昨(18)日公佈數據顯示,7月銀行結售匯再現逆差2655億元人民幣(等值434億美元),在連續2個月實現順差之後再現逆差。其中,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1743億元,創4個月最大;銀行自身結售匯逆差912億元,上月亦為逆差418億元。銀行代客結售匯形成的差額將通過銀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買賣平盤,出現逆差反映資本流出壓力上升。
香港《文匯報》報導,外管局數據並顯示,7月銀行遠期淨售匯975億元,淨售匯額較6月的516億元繼續擴大。截至 7月末,遠期累計未到期淨售匯2902億元,較上月的2124億元繼續放大。
1至7月,銀行累計結售匯逆差9129億元人民幣(等值1488億美元)。其中,銀行代客累計結售匯逆差6760億元人民幣;銀行自身累計結售匯逆差2369億元人民幣。同期,銀行代客累計遠期淨售匯5182億元人民幣。
此外,7月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重陷逆差,為逆差129億元人民幣(等值21億美元),上月為順差1492億元(等值244億美元)。1至7月,境內銀行代客累計涉外收付款順差2587億元人民幣(等值424億美元)。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分析,臨近美聯儲(Fed)加息時點,由於美元的全球中心貨幣地位導致了美聯儲貨幣政策具有顯著的溢出效應,跨境資本流出新興市場的壓力上升。
謝亞軒指出,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轉為逆差,從結構來看,服務貿易流出規模大幅上升至980億元;證券項下淨流出289億元,此前為連續2個月淨流入,反映出隨着A股震盪加大,對北上資金吸引力減小。從幣種結構來看,跨境人民幣連續第3個月淨流入,當月為725億元。
從企業結售匯意願看,企業和居民的購匯意願大幅上升、而結匯意願則快速下降。貿易項下的購匯意願為58%,是2012年初歐債危機緩釋之後的最高值;而結匯意願則創歷史新低,僅為52%,較上月下降5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香港文匯報
- 升級你的投資腦!9/17講座揭密獲利契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