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瞭望智庫:解除制裁后的伊朗且慢淘金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7-29 08:45


文︱新華社瞭望智庫研究員徐儼儼

"一個8000萬人口的國家即將向全球敞開懷抱。"這是伊朗核問題近日達成歷史性協議后,西方資本市場的第一本能反應。然而,中東地區素來有"不要和猶太人與波斯人比精明"的說法,就在各國商業機構磨刀霍霍,迫不及待地試圖搶占這個因制裁而被國際社會遺忘已久的新興市場之際,它們對潛在的投資和營商困難真的心里有數嗎?


"波斯帝國"孤立已久

1979年伊斯蘭革命是當代伊朗歷史的重大分水嶺。此前,德黑蘭是著名的中東"小巴黎",常駐歐美人口超過3萬,社會開放程度在西亞地區首屈一指。而在之后近四十年的國際政治舞臺上,伊美衝突成為"亙古不變"的主題,伊朗一直處在制裁的陰影之下。

改革派總統哈塔米執政后,伊朗與西方關係相對平緩,經濟發展取得長足進步,gdp連年增長。但自2006年開始,隨著時任強硬派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執政,伊朗在核問題上與西方爆發激烈衝突。聯合國為阻止伊朗提升核能力,隨即出臺了涉及金融、貿易、軍工、能源和運輸等方面的系列制裁措施。

制裁在2012和2013年達到頂峰,石油出口和貿易收入的劇減讓伊朗經濟縮水達8.6%。2013年1月,伊朗石油部長卡塞米曾向伊朗議會預算計劃委員會證實,歐美制裁使伊朗石油出口暴跌40%,石油收入則下降45%。曾占伊朗石油出口份額18%的歐盟市場劇跌為零,亞洲市場份額也全面下滑。

更為嚴重的是,制裁切斷了伊朗與國際社會的金融聯系,使伊朗對外貿易寸步難行。

2012年初,美國要求國際電子銀行網絡swift中斷與伊朗的交易管道。由於國際各主要金融機構均通過swift進行金融交易,失去swift系統支援,貿易就舉步維艱,一旦發生運輸事故,保險賠償也無從談起。此外,包括歐洲、亞洲的主要金融機構都拒絕為伊朗貿易項目開具信用證,這使伊朗許多對外貿易由於缺少支付程式完全無法進行。

經濟制裁導致伊朗社會失業率和通膨日益嚴重。筆者2008年曾在伊朗常駐,至今對當地的通貨膨脹仍記憶猶新。在安理會接連通過多個經濟制裁后僅兩三個月,一公斤西紅柿價格飆升至約30元人民幣、一公斤牛肉約150元人民幣。在這樣一個以牛羊肉為主食的伊斯蘭國家,生活並不富裕的普通家庭大都只能購買最便宜的雞肉和雞蛋來補充蛋白質。

伊朗貨幣里亞爾的貶值更是讓人瞠目結舌。從2008年初到2014年,里亞爾對美元幣值從一美元兌9800里亞爾跌至一美元兌35000里亞爾,許多伊朗人的錢包曾經在一個月內就大幅縮水超過30%。不少伊朗高級酒店開始實施內賓、外賓兩種價格,或要求客戶用美元、歐元直接結算。

各大國著手搶灘登陸

2013年上臺的溫和派總統魯哈尼,以愿意和國際社會合作的嶄新姿態,同相關國家達成了歷史性核協議。根據協議程式,目前距離制裁完全解除應當還有數月時間,但除美國外,包括歐洲和亞洲在內的主要經濟大國對進入伊朗市場搶灘,都已躍躍欲試。

7月19日,德國經濟部長加布里爾帶著包括眾多產業高管在內的大型貿易代表團前往德黑蘭,成為協議達成后首位訪問伊朗的西方高級官員。德國曾在汽車、鐵道和核電等領域與伊朗有廣泛合作,目前許多德國公司正期望恢復昔日在伊朗的貿易地位。西班牙工業部長和法國外長也明確表示,將盡快訪問德黑蘭,為本國公司爭取相關商業機會。

一些駐伊中資機構負責人表示,伊朗擁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和教育水準,有很多高科技人才儲備,多年來經濟發展的勢頭一直被制裁壓抑,只要制裁取消能真正落實,能源、航空、汽車、資訊科技等領域的大發展將拉動經濟快速起飛。而據倫敦一家名為"資本經濟"的分析公司估計,未來幾年伊朗gdp增長率將可能達到6-8%。

原油出口是伊朗最渴望恢復的領域。由於美國官方態度曖昧,雪佛龍和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目前對恢復在伊業務仍持謹慎評估態度。雪佛龍發言人格勞比茨表示,該公司將仔細研究協議的內涵,嚴格執行美國政府和國際法相關要求。

與此相對,中國等亞洲石油進口大國則一直保持在伊朗的業務。2013年前,伊朗曾是中國第三大原油進口來源,隨著國際制裁加劇和中國尋求能源供給多元化,2013年后伊朗迅速降到第六位。而隨著制裁解除,中國2014年上半年從伊朗進口的石油數量急劇回升,相比上年同期增加48%,當年全年同比增長28%。

在航空領域,伊朗過去四十年來一直飽嘗歐美制裁之苦,無法購買空客和波音系列客機,相當數量老舊的歐美系飛機得不到零配件補充,導致安全事故頻發。伊朗運輸部長阿胡恩迪對媒體表示,伊朗未來幾年將花費200億美元購買400架民用客機以更新老舊的機隊。

在汽車行業,歐美和日韓品牌一直在伊有著良好的品牌美譽度,制裁取消意味著很多老牌廠商將有機會重新奪回以前的市場份額。菲亞特、標志和現代等生產商曾在2012年停止在伊朗銷售汽車,現在都寄望重新打入。菲亞特首席執行官馬吉奧尼日前表示,伊朗市場重新開放對所有汽車生產商都是重要機遇。

相對於其他國家廠商,中國車企一直在伊朗堅持合資建廠。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資公司負責人介紹,奇瑞、吉利、一汽、江淮等十幾家中國企業已在伊朗版面。今年5月,華晨汽車就通過與伊朗帕爾斯-霍德羅汽車公司合資,在德黑蘭西部新建了組裝廠。

對伊投資面臨營商環境考驗

與其他歐美企業面臨的誘惑一樣,伊朗對很多中國企業來說頗具吸引力。然而制裁解除,中資企業們就一定能從中獲得巨大利益嗎?

部分中資企業駐伊辦事處負責人認為,石油、天然氣、軍工等原本處於制裁清單的重點項目,解除制裁后都可以恢復;而一些原本因銀行制裁導致難以為繼的項目也看到了希望,這些無疑是重要利好。

但與此同時,解除制裁也使伊朗在選擇外國投資方面空間大大增加。雖然中國企業過去十余年一直在伊朗經營業務,但伊朗在心理上更認同歐美發達國家,更希望歐美企業大規模進入。此外,由於個別中國制造的產品質量不佳,在伊朗民間和官方評價不高,伊朗在諸如高精尖產品領域可能會轉投西方,中國高科(600730,股吧)技企業過去因歐美制裁而"獨享"的一些優勢將受到影響。

此外,伊朗本身的營商環境對外資企業也存在較大挑戰。雖然伊朗制定了《外國投資與保護促進法案》,明確規定外國可以投資私人領域項目,並可享受稅務、簽證等便利措施。但受限於伊朗國內的政治權力結構,擁有強大影響力的行政、議會和革命衛隊等多個部門在管理權限方面不乏交叉之處,這一法律在實際中能有多大效力,有待觀察。

一直以來,在伊外國勞工申請辦理工作簽證、居留簽證和出入境證件,手續都較為繁瑣。法令規章方面也經常朝令夕改,涉外勞工糾紛屢見不鮮,加之部分涉外業務政府部門官僚氣息較濃、貨幣匯率浮動頻繁、銀行間匯兌成本較高,這些都拉高了對伊投資隱性成本。

此外,伊朗對外國投資的部分政策"並不友好",甚至可以說是"罕見的苛刻"。以外國石油公司在伊朗經營為例,伊朗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石油公司實行回購政策,雖然由國家石油公司或石油部出面談項目,但簽署的制式合同必須由伊朗議會批準,沒有任何談判余地。

一位業內人士評論說,"這相當於帶著錢給人裝修,不管出資多少,對方只認他們自己評估的價值;人家驗收后再給一個回報率,按年限分批分次償還","這對外國能源公司來說,隱患和風險較大"。

不僅如此,近年來伊朗對外國公司的政策缺乏連續性,這也是制約對伊投資必須考慮的因素。相關負責人建議,盡管伊朗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在制裁解除后擁有較大吸引力,但外資企業在伊朗營商必須多了解當地商業文化和政府決策體系,對可能面臨的風險予以全面評估,這樣才能趨利避害。

(本文選編自《財經國家周刊》,轉載請標明出處)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