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財委會質詢〉幣圈爆倉啟示錄 彭金隆:凸顯專法監理重要性 台幣穩定幣仍有存在空間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美中貿易戰升溫,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動盪,虛擬貨幣市場大幅波動與爆倉事件掀起熱議,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 (13) 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備詢時表示,虛擬資產波動性高,本就具有高風險特質,近期市場劇烈波動主要與槓桿交易有關,強調金管會推動的《虛擬資產服務法》正是為了強化投資人保護與建立監理基礎,台灣目前雖非國際主流貨幣體系的一環,但若未來 RWA 普及化或國內支付需求增加,本國幣別穩定幣仍有存在空間,因此,穩定幣也要納入監管。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 (13) 日出席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鉅亨網資料照)

幣圈遭遇史上最大爆倉事件,清算金額高達 193.7 億美元。彭金隆指出,虛擬資產市場特性之一即是波動劇烈,這也是為何後來會出現穩定幣的重要原因。近期爆倉事件多與槓桿交易有關,「若市場價格下跌 20%,投資人若使用四倍槓桿,幾乎就會全數出場。」此事件再度凸顯虛擬資產交易的不確定性與風險性。


民進黨立委吳秉叡提醒,虛擬資產監理架構推動時務必要穩健,指出台灣投資人「賺錢都說自己厲害,賠錢就怪政府」,呼籲金管會以負油價事件為殷鑑,防範潛在投資人集體損失後的民怨。

對此,彭金隆回應,虛擬資產具有高度不確定與風險性,因此金管會才推動專法,希望透過制度化監理與行政措施,讓投資人能在受保護的環境下參與市場。他指出,虛擬資產交易具跨境特性,「在境內的部分,我們可透過監理連結與管理,但跨境交易需仰賴國際合作。」

吳秉叡問及,台灣有需要發行穩定幣嗎?彭金隆表示,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議題,有不同的角度思考,若用國際貨幣清算的角度來看,新台幣並非國際上通用的主流貨幣,市場主要以掛勾美元或其他強勢貨幣為主,但也有很多人推測未來 RWA(資產代幣化) 可能越來越普及,或是國內支付需求增加,本國幣別穩定幣仍有存在空間。

至於穩定幣可能衝擊傳統銀行角色、增加打詐難度的疑慮,彭金隆指出,這是「一體兩面」的議題,若銀行固守傳統業務,確實會面臨挑戰,但若能結合數位金融與監理科技,反而有助強化風控與打詐。他說,若穩定幣納入監理範圍、要求 KYC (認識客戶) 程序,將能提升金流透明度,「對打詐是更有著力點。」

彭金隆強調,虛擬資產市場無國界,金管會會持續透過《虛擬資產服務法》推動監理制度,並與國際合作,兼顧創新發展與投資人保護。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