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驚見二戰遺留炸彈!6000人緊急疏散、警方通宵拆彈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週五(19 日)中午,香港北角鰂魚湧濱海街發現一枚長約 1.4 米、疑似二戰時期遺留的炸彈。香港警方爆炸品處理課(EOD)及消防員立即到場進行處理,確保周邊居民安全。

根據《證券時報》報導,當日香港警方、消防部門及民政事務局召開記者會。東區警區指揮官陳天柱表示,為保障安全,需要疏散 18 棟商業及住宅大廈,涉及約 1900 戶、約 6000 名居民。

炸彈處理工作於週六(20 日)凌晨 2 時展開,警方強調,市民安全為首要任務,力爭在白天前排除所有風險。
陳天柱指出,該炸彈是在工人進行地基挖掘作業時,於地下約 10 米深處發現的大型可疑物件。
經爆炸品處理課專家檢查後,確認這枚炸彈為二戰時期遺留的空投炸彈,長約 1.5 米,重約 453 公斤,內部裝有約 227 公斤高性能 TNT 炸藥。該炸彈型號與 2018 年沙中鐵路工程發現的炸彈相同。
香港警方爆炸品處理課表示,經評估該炸彈威力與二戰時期相當,將採取「不搬動」方式處理,先切割炸彈外殼,暴露內部 TNT 炸藥,再進行安全焚燒銷毀,以確保炸彈不會發生爆炸。
為保障居民安全,警方採取多項措施:一是全面疏散受影響區域內所有居民,避免有人留在危險範圍;二是在炸彈周邊設置大量沙包及水沙包,減少爆炸碎片擴散並降低溫度影響,降低潛在風險。
20 日凌晨 2 時,警方在確認疏散完成後啟動炸彈處理程序,預計整個過程在 12 小時內完成。警方將在日間恢復社區正常運作,包括解除封路、恢復交通安排及開放設施供居民使用。
根據香港文匯網最新消息,目前警方爆炸品處理課已成功鋸開炸彈外殼,正在焚燒內部 TNT 炸藥,預計下午 2 時完成炸藥銷毀程序。
- 降息綠燈亮起,該配置哪類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