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抹黑中國靠「偷」技術發展 FBI也太無能了!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7-27 14:29
美國媒體指出,根據對165家美國公司的調查,中國和中國政府與美國95%的經濟間諜案件有關係。因商業機密和智慧財產權被竊取,美國去年損失了數以千億計美元的經濟利益。不過,專家表示,美國為政治需要一直宣傳「中國崩潰論」,但中國不但沒崩潰,而且正在趕上美國,特別是中國的高新技術等各方面都在迅猛發展,於是美國就懷疑中國「竊取它的技術」。但問題是,哪個國家是靠「偷」就能獲得全面發展的?如果硬要這麼說,那只能說明FBI等美國國家安全部門太無能。
中新網27日援引《環球時報》報導,「由中國的一場火災引出美國的一起重大經濟間諜案」。打開美國FBI網站,一部關於「中國經濟間諜」的影片佔據了整個網頁的1/4。這部長30多分鐘的影片一開始講述2010年11月上海發生的一起造成50多人死亡的火災。影片稱,這起事故源於大樓使用的隔熱材料,這促使中國政府制定更嚴格的建築標準。然而,只有少數西方公司能生產符合標準的建材。因此,中國政府決定為能夠生產這些材料的公司提供數千萬美元的投資,於是某公司CEO前往美國「探索」取得美國公司該建築材料的相關機密。他們找到正為如何給孩子交大學學費而犯愁的美國公司高管穆爾,向他提出以數萬美元的價格交換建築材料絕緣技術。然而穆爾抵禦住了中國人的誘惑,拒絕了他們並把事情告訴了老闆,後者向FBI報告了情況,FBI用穆爾設下圈套,抓住了兩名「中國間諜」。
FBI網站稱,這部短片名為《公司人:保護美國機密》,基於真實案例講述了一家美國公司成為外國情報人員的目標,後與FBI合作解決了問題,並將入侵者繩之以法。報導稱,經濟間諜案每年讓美國經濟損失巨大,並讓美國國家安全陷入危險之中。為了提高人們對於經濟間諜問題的警惕性,FBI和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啟動了一項全國範圍的行動,併發布這一影片,教育人們認識經濟間諜的威脅,以及如何減少經濟機密外泄的風險。
美國福克斯新聞25日稱,FBI 23日還舉行了新聞發佈會,FBI反間諜部門負責人科爾曼在發佈會上稱,該機構過去一年間所發現經濟間諜數量同比增長53%,其中「很大程度」是因為有中國的經濟間諜從美國公司竊取關鍵資訊。他說,從經濟角度看,「中國間諜是美國面臨的最大威脅」。報導稱,根據對165家美國公司的調查,中國和中國政府與美國95%的經濟間諜案件有關係。因商業機密和智慧財產權被竊取,美國去年損失了數以千億計美元的經濟利益。過去一年,FBI私下向許多企業播放了該影片約1300次,這是FBI「全國性反經濟間諜運動」的一部分,FBI還督促各企業與之合作,以解決這一威脅。
美國CNBC網站稱,FBI這部短片是根據2012年的一則真實事件改編的。在真實事件中,中國「寧波東方藝術品公司」首席執行官Ji Li Huang、高管Xiao Guang Qi及翻譯正在同匹茲堡康寧公司一名員工見面,希望用錢交換技術文件。報導引述FBI官員的話稱,Ji Li Huang一直想方設法接觸這家美國公司的生產流程。他首先提出同康寧公司建一家合資公司,然後要求參觀該公司的車間。在參觀要求被拒絕後,他又數次現身該公司生產車間,每次都說自己迷路了。後來,他雇用了一名獵頭公司的人員,在報紙上刊登廣告招聘康寧公司人員。康寧公司因此選擇向FBI報警,指派一名員工配合FBI。這就有了文章開頭酒店房間所發生的一幕。報導稱,事後美國法院做出裁決,基於研發這項產品的付出,康寧公司的潛在損失達700萬美元,因此判處Ji Li Huang 18個月監禁,罰款25萬美元,並遣返回國。當CNBC求證此事的真偽時,被FBI指稱為電視片裏中國間諜原型者的律師和被指稱為原型目標公司——匹茲堡康寧公司的發言人未發表評論。
對於美國FBI的指責,《環球時報》記者在美國網站搜索時並沒有發現當年有類似案件的報導,只發現2005年有一起涉及美國康寧公司商業機密的案件,但嫌犯為台灣移民,是為台灣一電子公司工作。記者26日找到名為「寧波東方藝術品公司」的電話,但可能由於是星期天,電話沒人接。記者在該公司相關網站上看到,「東方藝術品公司」生產瓷器、樹脂、木製品等各類工藝品等。法人代表名為「黃雍」,不是Ji Li Huang。一名中國學者對記者說,從該公司的產品主要是工藝品來看,與美國FBI所說的「試圖竊取隔熱材料技術」沒什麼關係。
「當代經濟間諜的活動方式已不同傳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美國國家反間諜和安全中心負責人伊瓦尼那和FBI官員查貝爾的話稱,經濟間諜的重要目標包括從軍事技術到資訊技術,從超導體到雜交種子,「不只是軍機的高端航空電子設備,而是我們每天都能看到的一切東西」。此外,這些間諜更多以尋常身份出現,如教授、工程師、學生和商人等。FBI官員還稱,「中國經濟間諜」更多採用網路釣魚手段,誘使目標點擊有問題的連結,從而神不知鬼不覺地竊取智慧財產權和商業機密。報導引述伊瓦尼那的話警告各大公司:「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
對於中國為何如此大規模進行經濟間諜活動,美國媒體和學者則稱,這是中國在世界經濟舞台採取「不公平競爭手段」排擠美國企業。福克斯新聞網引述非盈利研究機構——美國網路後果小組首席經濟學家博格的話稱:「為了維持其經濟高速增長,中國必須使用網路攻擊技術來竊取情報。通過網路攻擊竊取具有競爭性的重要商業情報,是中國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部分。由於這個原因,讓中國約束這一行為將是極其困難的」。
「商業間諜案件,無論是冷戰前或冷戰後一直存在,且主要是以西方國家之間的商業間諜案居多」。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倪峰26日說,國際媒體此前報導的大多數是德日等其他西方國家和美國之間有關商業間諜案爭論,而且主要是對個案的爭議。他說,現在美國政府部門卻公開出面,對一個國家進行大規模抹黑,稱95%的經濟間諜案都與中國有關,這種指責完全是不負責的。
倪峰說,近來美國主要在南海和所謂的間諜這兩個方面集中指責中國,其背景是美國國內正在進行的有關中國崛起的新一輪大辯論。這場大辯論的根源除了美國明年的大選外,主要是中美兩國力量,特別是經濟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倪峰說,美國為政治需要一直宣傳「中國崩潰論」,但中國不但沒崩潰,而且正在趕上美國,特別是中國的高新技術等各方面都在迅猛發展,於是美國就懷疑中國「竊取它的技術」。但問題是,哪個國家是靠「偷」就能獲得全面發展的?如果硬要這麼說,那只能說明FBI等美國國家安全部門太無能。
德國財經網26日稱,美國此前多次指責中國駭客和經濟間諜,但美國政府機構這樣明白無誤地指責中國還是第一次。這說明美國不僅在政治和軍事上轉向太平洋,在經濟上也會對準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兩國的經濟爭端未來會更加頻繁。德國《經濟新聞報》稱,在全球500強企業中,雖然美國仍名列第一,但正被中國接近。大企業一直是美國經濟的命脈。現在,美國指責中國經濟間諜,可以看出美國的不安。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