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4300億市值背後的隱憂!泡泡瑪特單季營收暴漲204% 但焦慮更重了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在泡泡瑪特 (09992-HK) 線下門市內,每天都在上演著相似且熱鬧的場景,年輕人像是被磁鐵吸引般聚集在熱門 IP 展示區前,眼中滿是期待,希望能幸運地買到自己心儀的熱門款或隱藏款公仔,這些身高不足 20 公分的玩偶,看似毫不起眼卻撐起一個市值超過 4300 億港元的龐大「潮玩帝國」。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4300億市值背後的隱憂!泡泡瑪特單季營收暴漲204% 但焦慮更重了(圖:Shutterstock)

泡泡瑪特上周二 (19 日) 公佈今年上半年財報數據,營收高達 138.76 億元,年增 204.4%,其中絨毛產品年增 1276.2%,一躍成為最大品項,佔總收入的 44.2%,THE MONSTERS(LABUBU 的家族 IP)收入 48.1 億元,佔總收入的 34.7%,大幅高於去年同期 13.7%,曾備受矚目的頂流 IP「MOLLY」則退居第二,營收佔比已從 2021 年高居藝術家 IP 榜首的 15.7%,跌至今年上半年的 9.8%,較去年同期下降 7.4%,反映出消費者喜好的轉變,也折射出整個潮玩產業對「爆款 IP 依賴症」的深層焦慮。


王寧特別強調了 THE MONSTERS 在總營收的佔比,並稱在 LABUBU 如此火爆的情況下,其銷售收入佔比也不超過 35%,這是一個非常健康的比例,且爆款 LABUBU 僅是 THE MONSTERS 家族成員之一,未來這個家族還有更多可以挖掘的 IP 潛力。

但 MOLLY 的興衰也清晰展現爆款 IP 的生命週期。2016 年,它憑藉 Zodiac 星座系列為泡泡瑪特驗證了盲盒商業模式的可行性,隨後幾年貢獻了高額營收,奠定了泡泡瑪特「潮玩第一股」的基礎,但其高固化形象的設計限制了延展性,而近期熱門 IP 在風格迭代和主題多樣性上更具優勢。如今 LABUBU 雖火爆全球,但熱度曲線已出現微妙變化,受官方大規模補貨影響,二手市場部分隱藏款價格下降,仿品熱賣衝擊官方稀缺性。

泡泡瑪特正嘗試復刻 MCN 模式,透過規模化簽約來避險,但這種「廣撒網」式策略能否真正解決 IP 斷檔問題仍需觀察。

2025 年上半年,雖然 LABUBU 所在的 THE MONSTERS 營收佔比較高,13 大藝術家 IP 實現收入破億,但其餘近 200 個 IP 貢獻相對有限,且設計及授權成本投入提升,如何提升投入產出比、避免資源分散化是現實問題。

泡泡瑪特管理層在財報會議上似乎也感受到市場的擔憂,尤其是單一 IP 極盛後是否會一落千丈的問題。

消費者追捧的 IP 集中在少數,泡泡瑪特面臨如何讓 IP「從網紅到長紅」的挑戰。

對此王寧坦言,泡泡瑪特是開放包容的 IP 平台,但對爆款依賴的深層焦慮依舊存在。公司雖開始佈局內容生態,成立電影工作室,推出動畫影集和短片,但消費者對其能否像迪士尼一樣做出長青款持謹慎態度。未來一年,泡泡瑪特的關鍵在於如何在 IP 更換的自然規律中延長 IP 壽命,並保持成長的穩定性。

在產品層面,泡泡瑪特對 LABUBU 新品的販售毫不遲疑。周四 (28 日) 晚間 10 點,迷你版 LABUBU 線上開賣後迅速售罄,市場反應熱烈。由此可見,泡泡瑪特仍持續開發 LABUBU 的商業潛力。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新發售的迷你版 LABUBU(THE MONSTERS 心底密碼系列)整套價格來到 2000 元至 2600 元 (人民幣,下同) 不等,原價是 1106 元。官方介紹系列單價 79 元,相較於先前正常體 1.0 至 3.0 版的 99 元有所下調,分為 A/B 兩端,整套售價 1106 元,每端包含 14 個常規款和 1 個隱藏款。

王寧上周二在財報會議上表示,相信迷你版 LABUBU 會是超級爆款。然而,消費者對此新品發售態度不一、爭議頗多。

有的消費者認為「很像地攤上仿的那種」,質疑品控「很劣質感」、「眼睛好像印上去的」,還有人覺得「沒有太多創新,在消耗 IP」。

一位消費者王小雨 (化名) 雖認為這款產品沒有獨特創新,但仍表示若有原價會入手,另一位消費者康康 (化名) 則覺得體型方便攜帶展示是吸引點。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