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規則2026年登陸香港 銀行轉向RWA與穩定幣成大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將自 2026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在銀行業內執行巴塞爾委員會(Basel Committee)針對加密資產的嚴格資本規則,這項政策不僅將重塑銀行處理加密貨幣的方式,更為全球金融機構樹立了新典範。

這項新規定核心針對在公共無許可區塊鏈上持有的加密資產,如比特幣等波動性高的代幣。根據新規則,此類資產的風險權重將高達 1250%,這意味著銀行每持有 1 單位的高風險加密資產,就必須同時持有 1 單位的資本金作為緩衝。
此舉旨在保護傳統金融體系,使其免受加密貨幣市場極端價格波動的影響,確保金融穩定。
然而,新政策也為銀行提供了務實的彈性。對於銀行代客戶持有的加密資產,只要這些資產能夠在會計上與銀行本身的資產負債表明確隔離,便無需受到高資本要求的限制。
這項例外條款無疑是為了鼓勵銀行發展加密資產的託管服務,使其能在不影響自身資本充足率的前提下,為客戶提供相關服務。
觀察人士指出,這項新政將深刻影響機構投資者的資產配置策略。在高資本要求下,銀行及大型機構將更有可能將其興趣和資源轉向風險較低的數位資產,特別是那些經過代幣化的現實世界資產(RWA)以及受監管的穩定幣。
這類資產所需的資本金緩衝額遠低於其他加密貨幣,有時甚至低至 5% 至 10%,顯著降低了銀行參與數位資產市場的成本與風險。
香港的這一大膽決策,使其成為全球首批全面制定和實施巴塞爾加密資產規則的司法管轄區之一,領先於許多國際金融中心。這一行動是香港更宏大策略的一部分,即致力於成為一個重要的機構級數位資產中心。
此策略此前已透過穩定幣發牌制度、以及為加密資產託管、交易和代幣化建立完善框架等多項里程碑式舉措而逐步落實。
隨著 2026 年的臨近,全球金融市場將密切關注香港銀行業如何應對這一監管變革。預計,銀行將逐步降低對高波動性加密貨幣的直接暴露,同時增加對更穩定、更具監管確定性的數位資產產品的投入。
- 虛擬幣行情震盪!教你開年化200%的網格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