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泰富連2季財報出狀況 金管會:遲未補交財報 最快明年1/2下櫃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金管會今 (26) 日表示,上櫃公司新華泰富 (5481-TW) 第一、二季財報接連出狀況,已自 5 月 20 日停止買賣至今,主要因簽章董事長跟目前在經濟部登記者不同,進而無法公告申報,若業者遲未補交財報,最快明年 1 月 2 日面臨下櫃。

金管會公布上市櫃公司公告申報第 2 季財務報告情形。證期局主秘黃仲豪說明,截至 8 月 14 日,上市櫃公司應申報家數共 1744 家 (不含公告申報期限為 9 月 1 日的上市櫃金融業及第一上市櫃公司),除了新華泰富檢送的第 2 季財務報告,因其簽章董事長跟目前在經濟部登記者不同外,其餘公司都已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公告申報。
黃仲豪解釋,新華泰富第 1 季財報就有狀況,因董事改選問題來不及向經濟部登記前申報,櫃買中心在 5 月 20 日公告新華泰富停止買賣,目前持續停止買賣中,若是遲未改善、停止買賣 6 個月後,預計 11 月下旬就會公告「40 天後終止上櫃」,推估最快 2026 年 1 月 2 日面臨下櫃。
金管會統計,上市公司 (不含第一上市公司) 今年上半年累計營業收入為新台幣 20 兆 6097 億元,年增 16.27%,創近 10 年同期新高;稅前盈餘為 1 兆 9826 億元,年增 11.39%,稅前盈餘為近 10 年同期次高。
金管會表示,今年上半年獲利成長產業包括半導體業憑藉領先技術及多元供應鏈布局,成功把握 AI 市場機遇,帶動獲利成長;電腦及週邊設備業、其他電子業均因受惠於 AI 伺服器需求強勁,推升獲利。
上櫃公司 (不含第一上櫃公司)2025 年上半年累計營業收入為 1 兆 4234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1330 億元,增加 10.31%,營收金額為近十年同期最高;稅前盈餘為 1119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28.59%,主因新台幣大幅升值,認列匯兌損失所致,惟稅前盈餘仍為近十年同期第 5 高。
金管會表示,上半年獲利成長產業包括建材營造業因完工個案較去年同期增加,帶動獲利成長;數位雲端業因業務量增加、出售部分業務認列處分收入等,致獲利成長;紡織纖維業因部分公司處分投資性不動產獲利所致。
- 關稅角力持續戰!資產配置策略一次掌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