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台灣企業科技與能源轉型迎新機會,美股多元化投資回暖,全球經濟變革加速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灣企業迎來新機遇,市場動能強勁,科技與能源轉型引發投資熱潮

大聯大 (3702-TW) 預計第三季營收將挑戰新高,達2,450-2,650億元,顯示出在全球半導體需求上升及AI應用推動下的強勁市場動能[1]。同時,碩禾 (3691-TW) 在菲律賓啟動60MW太陽能電廠專案,預計2026年完工,將顯著提升其在再生能源市場的地位,並為集團帶來穩定的電力銷售收入[2]。這些動向顯示出台灣企業在全球能源轉型及科技創新中的積極布局,未來將持續吸引投資者的關注。
美股漲勢創下歷史新高,顯示資金輪動的趨勢不再僅集中於大型科技股,醫療保健及房屋建造商等落後類股的回升,反映出市場對於多元化投資的重視[3]。摩根士丹利指出,標普1500指數中表現不佳的股票上漲6.7%,顯示資金流入傳統行業的動能增強,尤其在聯準會降息的推動下,價值股的吸引力上升[4]。此外,台鋼集團旗下沛波 (6248-TW) 預期下半年營運樂觀,鋼筋需求穩定,並強調出貨動能將隨著天候改善而回補,顯示建築業的需求仍具韌性,為市場注入新的成長動力[5]。這些因素共同促進了市場的廣度改善,儘管仍面臨消費者和醫療保健領域的挑戰。
聯友金屬 (7610-TW) 積極響應環境部的「關鍵及戰略資源國家隊」政策,計劃強化本土回收技術,建立關鍵金屬回收生態系,顯示出對資源循環的重視[6]。此外,美國舊金山聯準銀行推出「勞動力市場壓力指數」(LMSI),以監測經濟衰退風險,該指數專注於失業率上升的州,並指出超過30州同時出現此現象時經濟通常會衰退,反映出當前美國勞動市場的脆弱性[7]。這兩者的發展不僅反映了各自市場的挑戰與機遇,也顯示出全球經濟在環境與勞動市場間的相互影響。
在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下,印度對俄羅斯原油的進口大幅減少,導致中國煉油商迅速填補這一市場空缺,8月日均進口量接近75,000桶,幾乎是今年的兩倍,顯示出中國在全球能源市場中的靈活應對能力[8]。同時,AI技術的迅速發展正在重塑美國勞動市場,白領職位面臨被取代的風險,越來越多的Z世代學生選擇轉向藍領工作以尋求穩定,顯示出職業選擇的結構性變化[9]。這些趨勢不僅反映了全球經濟的動態變化,也揭示了未來職場和能源市場的潛在挑戰與機遇。
蘋果 (AAPL-US) 的 iPhone 17 進入量產階段,鴻海 (2317-TW) 在鄭州廠啟動旺季招工,顯示出新產品的市場需求潛力[10]。分析指出,iPhone 17 的 AI 升級將提升其整體價值,進一步推動銷售增長。與此同時,摩根士丹利報告強調自動駕駛計程車技術的商業化進程,預示著未來傳統汽車市場的顛覆,特斯拉等科技巨頭的投資將加速這一變革[11]。隨著電動車市場的持續擴張,特斯拉的股票被看好,顯示出科技與汽車產業的融合趨勢將成為未來的主要動力。
香港股市19日全線收跌,恒生指數下滑0.21%至25122.90點,科網股表現疲弱,唯獨騰訊控股逆勢上漲,顯示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仍有分歧[12]。同時,體育用品股如安踏體育則逆市上揚,顯示消費者需求仍具韌性。瑞銀分析指出,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的反彈可能對地產股造成壓力,建議投資者採取防守策略,聚焦高股息率的地產股[12]。此外,蘋果在英國成功抵制政府要求建立加密資料「後門」,強化了其在數據保護上的立場,這對於其在全球市場的信譽及用戶信任度將產生正面影響[13],顯示科技巨頭在面對監管挑戰時的應對能力,未來可能影響投資者對科技股的評價。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帶量跌破均線糾結

#動能指標下跌股

#營收獲利增加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