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ther做Stable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BlockBeats 律動財經
原文標題:《Stable: The New USDT Trojan Horse for the Stablecoin Era》

原文作者:Ryan Yoon,Tiger Research
原文編譯:BlockBeats
TL;DR
TL;DR
TL;DR
·它提供免 Gas 的 USDT 轉帳、亞秒結算,以及簡化的使用者介面,以解決高費用、交易緩慢、使用複雜等關鍵障礙。
·預期路線是:先以免費、無縫的轉帳吸引用戶,然後逐步擴展到支付、DeFi 服務以及機構合作。
一、穩定幣:以木馬之姿進入市場
穩定幣;
此後,它們逐漸成長為生態中的主導力量。最初,人們主要將其視為一種對沖波動性的工具。隨著時間推移,它們演變成了市場基礎設施的核心組成部分。
以 USDT 為首的穩定幣市場,目前流通量已超過 1500 億美元,用戶數量超過 3.5 億,交易量甚至超越了 Visa。這使得穩定幣不僅僅是加密資產,同時也成為一個真正運作的全球支付網路。
它們的成長反映在傳統金融與數位金融之間的橋樑作用。在中心化交易所,穩定幣是法幣與加密貨幣之間的主要兌換媒介。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它們是流動性提供和借貸的基準資產。在跨國匯款領域,它們提供了比傳統銀行更快、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
市場行為的轉變也十分顯著。早期的加密交易依賴代幣與代幣的直接兌換,例如 BTC/ETH 或 BNB/ETH,當時價值通常以比特幣為衡量標準。如今,BTC/USDT 和 ETH/USDT 等交易對占主導地位。 DeFi 的收益通常以 USDT 計價。在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地區,USDT 甚至正被越來越多地用於直接支付,替代實體美元。
曾經依賴波動性代幣估值的市場,如今穩定幣已成為通用的記帳單位。
它們最初是出於必要而被引入的,而如今卻成為加密貨幣生態的中心軸心。
二、成長的另一面:基礎設施限制的顯現
快速的擴張也暴露了結構性的弱點。目前的穩定幣基礎設施面臨三大關鍵限制。
· 但難以預測的高額費用
· 但難以預測的高額費用在區塊上運行時,stronggas>但當塊網路上運行時難以預測的高額交易成本但當區塊上運行時難以預測的高額交易費用費用會急劇飆升,使得小額交易變得不可行。在某些情況下,轉帳 10 美元可能需要支付 20 美元的費用。這直接削弱了穩定幣作為日常支付工具的核心價值。
· 緩慢的結算時間:在以太坊上,穩定幣交易可能需要幾分鐘甚至更久才能確認,取決於當時的網路狀況。而對於線上結帳或線下零售這類對即時結算要求極高的場景,這種延遲幾乎是不可接受的。
· 複雜的使用者體驗:對大多數一般使用者而言,gas 費的運算、錢包的使用以及私鑰的管理依然構成極高的門檻。相較之下,消費者早已習慣了像 PayPal 一樣簡單直覺的支付介面,而當前的穩定幣體驗則顯得過於複雜。
這些基礎設施上的局限,成為穩定幣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的重大障礙。諷刺的是,在加密貨幣生態內部,穩定幣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基準資產,但對於主流用戶而言,其日常可用性仍然很低。
穩定幣已經完成了它們作為特洛伊木馬的初始使命:為動蕩的市場帶來穩定,並將自己確立為生態的核心。
下一步挑戰則在加密世界之外:滲透進傳統金融市場和主流消費者支付體系。 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從根本上解決現有的技術制約,這需要一個新的「特洛伊木馬」策略。
三、新的木馬:Stable
創造一個新的特洛伊木馬,並不需要再發明另一種穩定幣。穩定幣本質上只是與美元掛鉤的工具。新的特洛伊木馬,是為已有且佔據市場主導地位的穩定幣打造的專用基礎設施。

這正是 Stable 出現的意義。與通用型區塊鏈不同,Stable 是一條專為 USDT 而建的鏈。它並非只是支援 USDT 與其他代幣共存,而是作為一個專屬的高速網絡,專門處理 USDT 的交易。
Stable 的使命有三點: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上課抽比特幣:幣圈新手入門班開課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