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融科技與外資回流加速 投資信心再升級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灣金融科技蓬勃發展 外資回流信心增強,AI與綠能市場持續吸引投資
金管會宣布將開放券商設立「簡易分支機構」,旨在降低經營成本並提升業務彈性,這一政策將使全台64家券商每年可申請最多3家新機構,專注於財富管理及開戶前置作業,反映出數位化進程加速的趨勢[1]。同時,毅嘉 (2402-TW) 公布第二季財報,營收年增18%且毛利率逆增,顯示出在新台幣升值的挑戰下,仍能透過強勁的客戶需求和成本控管實現獲利增長,並計劃在東南亞擴張,特別是馬來西亞新廠將於第四季投入運營,顯示出其對未來市場的信心[2]。這些動態顯示出台灣金融及科技產業在面對市場變化時的靈活應對能力,並展現未來的增長潛力。
外資今日回頭買超183億元,特別是在台積電法說會前提前布局,顯示市場對於台積電未來表現的信心,外資連續五日買超達2.2萬張,並同時加碼中信金2.1萬張,反映出對金融股的熱情[3]。另一方面,普鴻推出新世代金融機,預計營收增長20%,顯示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需求日益增加,尤其在資安與合規壓力下,企業需快速適應市場變化[4]。整體而言,台股在外資資金流入及金融科技創新雙重驅動下,展現出強勁的成長潛力。
敦吉 (2459-TW) 第二季每股稅後純益達 1.41 元,顯示出在 AI 伺服器市場擴張的潛力,儘管營收年減 7%[5]。同時,全新 (2455-TW) 也因磷化銦缺料問題影響出貨,但隨著供應鏈恢復,法人認為下半年出貨將回溫,並獲得美系網通及三星訂單,顯示出 AI 相關產品需求的增長[6]。這些動態反映出科技產業在面對挑戰時,仍能透過市場需求的轉變尋找成長機會,特別是在 AI 應用領域的潛力。
根據經濟部數據,2023年上半年來台投資金額達74.7億美元,年增126.46%,其中離岸風電項目如大彰化西南風場貢獻顯著,顯示出台灣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吸引力持續增強[7]。同時,神盾旗下乾瞻科技完成先進製程設計,強化異質整合晶片的互連能力,並與英特爾及三星建立合作關係,顯示出半導體產業在技術創新上的持續進展[8]。這些趨勢不僅反映出外資對台灣市場的信心,也顯示未來在綠能及高科技領域的投資潛力將持續上升,進一步推動台灣經濟的轉型與升級。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