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科技與貿易動態深刻影響市場信心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性,科技與貿易動態持續影響市場信心
本週國際財經焦點集中於美國6月CPI及企業第2季財報季的開啟,分析師對標普500成分股企業獲利年增5.8%的數據顯示出市場對經濟基本面的謹慎態度[1]。同時,中國即將公布的第2季GDP數據亦引發關注,儘管市場對經濟穩定成長持樂觀態度,但消費者儲蓄意願高企,顯示內需復甦仍需時日。此外,歐盟推遲對美國關稅的反制措施至8月初,顯示出雙方在貿易摩擦中尋求協商的意願,然而美方計劃對歐盟商品徵收30%關稅的消息,可能進一步影響大西洋兩岸的供應鏈及市場信心[2]。整體而言,市場在面對多重不確定性時,需密切關注即將發布的經濟數據及政策動向。
鴻海 (2317-TW) 正面臨中國技術人員撤回的挑戰,印度政府則表示將提供簽證便利,並強調此舉不會影響蘋果 iPhone 17 的生產計劃,反而預計在印度的年產量將顯著提升至 6000 萬支,以滿足當地需求[3]。與此同時,華為在自動駕駛領域也加速布局,計劃在 2025 年推動 L3 級自動駕駛商用,並在 2027 年實現 L4 級商業化,這一系列技術進展將對傳統汽車市場造成衝擊,特別是對特斯拉 (TSLA-US) 的競爭壓力加大[4]。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科技產業在供應鏈及創新技術方面的快速變化,未來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高盛集團 (GS-US) 最近引入數百名AI工程師,顯示出金融業對於「混合勞動力」的重視,並相信生產力將提升三倍,這一趨勢反映出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5]。同時,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的婚前協議問題引發關注,尤其是在他與前妻的離婚中因未簽協議而損失350億美元,這使得超級富豪在婚姻中的法律與財務風險成為焦點[6]。隨著企業對於AI技術的依賴加深及個人財產保護意識的提升,未來金融與法律領域的交互影響將愈加顯著。
穩定幣的崛起對美國國債市場的影響日益顯著,尤其是在需求上升和短期國債殖利率變化方面,這一趨勢引起華爾街的高度關注[7]。美國參議院推動的《Genius 法案》要求穩定幣發行方以國債作為儲備,進一步強化兩者的聯繫,這使得如 Circle (CRCL-US) 和 Tether 等發行方持有大量國債資產,形成穩定的資金循環。與此同時,比特幣價格在機構投資者的推動下創下新高,Bitwise 預計其年內可能衝上20萬美元,但散戶投資者的參與卻顯得冷淡,顯示出市場對於高價位的謹慎態度[8]。這一現象反映出當前市場的結構性變化,機構資金的流入可能成為未來價格上漲的主要動力,而穩定幣的影響力則可能挑戰聯準會的利率調控能力,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