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停牌潮 導致中國股市ETF基金出現巨額價差
鉅亨網編譯許光吟 綜合外電
中國股市ETF基金出現巨額價差 (圖:AFP)
中國股市一陣史無前例的停牌潮,擾亂了許多追蹤中國股市的境外 ETF 基金,導致出現巨大的價格波動,並使得一些被動型基金和其追蹤的資產出現「極大的價差」。
中國上週至少有 1400 家上市企業處於停牌狀態,超過 A 股所有上市企業的一半。這些企業申請停牌相信是為了避開股市的劇烈下跌,這輪下跌已令中國股市的市值蒸發了數兆美元。
這次的停牌潮中,有多檔境外 ETF 基金持有被凍結的股票或與這些股票關聯的衍生品,即追蹤的股票標的已經停牌,但是基金自身卻仍在交易。
在上周五中國股市的反彈之中,一檔在港交所上市,追蹤中國股市創業板的 ETF-南方東英創業板 ETF 基金 (CSOP ChiNext ETF) 單日飆漲了 20%,但中國創業板指數自身卻只上漲了 4.1%。這檔 ETF 上周仍天天交易,儘管其追蹤的股票已逾三分之二處於停牌狀態。
全球市場投資人越來越擔心,ETF 基金所持抵押品的流動性,與 ETF 自身的流動性兩者之間可能發生錯配。
隨著市場波動性的增加,過去兩周許多追蹤中國的 ETF 的成交量已經翻倍。市場廣泛利用這些指數型 ETF 對停牌個股實現價格發現。ETF 每日經歷巨大的價格波動。
上週四,一檔在紐約證交所掛牌追蹤滬深 300 的 ETF-Deutsche X-Trackers Harvest CSI 300 ETF,單日也飆漲了 20%。
巴克萊亞太證券組合交易部門負責人 Warren Deats 表示:「ETF 已成為唯一可以交易的工具。」
面對著中國股市停牌潮,ETF 基金正扮演著期貨的角色,投資人正利用 ETF 來衡量 A 股的真實價值。
德意志銀行 ETF 亞洲區負責人 Marco Montanari 表示:「境外 ETF 可能被投資者和造市者作為反映這些停牌個股的價格。ETF 在這裡實現了價格發現的功能,這可能導致溢價或折價的產生。」
一些 ETF 的交易價格已經遠低於其相關資產的價值,市場猜測中國投資者已經開始拋售 ETF 變現。
上週,一檔在港交所上市的貝萊德 iShares 安碩富時 A50 中國指數 ETF,較淨資產價值折價 15%。其基金單位價格上週三下跌了 12%,週四反彈了 12.6%。
Marco Montanari 補充道:「市場巨大的波動率將全面衝擊所有與中國相連結的金融商品,而中國 ETF 基金只是正在體現其最初所被創立的目的。」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