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台股企業積極布局AI與科技需求,前景樂觀展現成長潛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市場動態:企業面對挑戰積極布局AI與科技需求,前景樂觀

中租投控 (5871-TW) 股東會上,董事長陳鳳龍針對股價低迷表達關切,指出外資對其中國投資的質量疑慮,顯示市場情緒仍偏向觀望[1]。同時,三星計劃退出MLC NAND Flash市場,旺宏 (2337-TW) 股價因此一度飆漲9%,顯示市場對於穩定供應商的需求強勁,尤其在車用及醫療領域的應用仍具潛力[2]。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儘管市場面臨不確定性,特定產業仍能因供需變化而獲得短期利好,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市場趨勢及企業基本面變化。
聯德控股 -KY (4912-TW) 在股東會上透露,儘管面臨美國關稅影響及客戶出貨延遲,仍持有穩定訂單,並計畫於第三季啟用泰國和馬來西亞的新產能,2024年營收將達58億元,年增24.45%[3]。此外,明泰 (3380-TW) 也在積極布局AI需求,計畫年底送樣1.6T交換器,股價因而一度漲停,並展望推出400G及800G交換器,展現對未來營運的正向展望[4]。這些動態顯示,台灣企業在全球科技需求上持續發力,尤其在汽車零組件及通訊設備領域,未來成長潛力可期。
華碩 (2357-TW) 在股東會上宣布已建立超過千人的軟體工程團隊,積極推進 AI 全堆疊平台策略,2024 年獲利將創下歷史次高,並在 Copilot+ PC 市場中佔據領先地位,顯示出其在 AI 應用及模組化管理工具上的持續拓展[5]。同時,亞泥 (1102-TW) 也在股東會中強調其穩固的基礎及多元獲利模式,預計今年營運將優於去年,並針對進口水泥的傾銷問題呼籲政府徵收碳費以促進公平競爭,這一系列動作反映出企業在面對市場變數時的應變能力[6]。隨著科技與傳產的交融,台灣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持續提升,未來將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光聖 (6442-TW) 於股東會中透露,受益於全球 AI 發展及美國基建推進,近期成功標得馬來西亞資料中心大單,預計第三季出貨將增添營收動能,並計畫在2025年實現被動產品年增15%-20%及主動產品年增20%的成長[7]。同時,德微 (3675-TW) 也在股東會上強調,透過營運模式轉型及進軍AI供應鏈,2024年營收將優於去年,並計畫收購達爾旗下廠房以提升自有品牌及晶片比重,挑戰每股獲利重回一個股本[8]。這兩家公司均顯示出在AI及高科技應用領域的強勁成長潛力,反映出市場對於相關產品需求的持續上升。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樂極生悲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