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小幅下跌132點 外資持續買超金融股 台灣企業在綠能永續發展上展現競爭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小幅下跌132點 外資連三日買超金融股成焦點
今日台股收盤21670.96點,雖然下跌132.95點,但外資持續展現買盤動能,買超達22.63億元,連續三日淨買入,顯示出對市場的信心。特別是在金融股方面,國泰金(2882-TW)與永豐金(2884-TW)成為焦點,前者獲得2.7萬張的買入,而投信則在中信金(2891-TW)上表現活躍,買超3萬張,卻同時賣超永豐金3.8萬張,反映出市場對不同金融股的看法存在分歧。整體成交量達2976.5億元,顯示市場仍具活力。外資的持續進場可能為後市帶來支撐,尤其在金融股的布局上,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其後續表現[1]。
台灣企業在綠能與永續發展中展現競爭力,勞動市場穩定性提高
隨著全球對於綠能與永續發展的重視,台灣即將於10月29日至31日舉辦的「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及「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將成為業界焦點,吸引28,000名專業人士參展,展會將聚焦於能源轉型及科技儲能等主題,顯示出綠能供電在未來的重要性[2]。同時,中信金 (2891-TW) 與台江國家公園簽署的ESG合作備忘錄,將推動濕地治理及保育瀕危物種,展現企業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上的承諾。這一舉措不僅符合當前環保趨勢,也為企業形象加分[3]。此外,新光金控 (2888-TW) 與台新金控 (2887-TW) 的合併計劃將於2025年實現,並已獲得信用評級調升,顯示市場對於合併後的整體運營及信用結構的信心。然而,評級展望的負向也提醒市場需關注合併後可能帶來的風險[4]。綜合來看,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企業在面對環境挑戰時的應對策略,也顯示出市場對於綠能及永續發展的期待,將持續影響投資者的決策與市場走向。
在此背景下,台灣4月失業率降至3.32%,創下25年來同期新低,顯示出勞動市場的穩定性。失業人數減少至39萬9000人,初次尋職失業者也有所減少,反映出經濟活動的回暖[5]。光通訊廠聯亞 (3081-TW) 董事長張景溢指出,隨著AI技術的發展及數據傳輸需求的提升,公司將專注於高速光收發模組的市場擴展,並計劃建立AI製造平台以提升生產彈性,應對不確定的全球經濟環境[6]。同時,第一金控 (2892-TW) 被評選為全球銀行業前5%的企業,顯示其在永續發展上的努力,並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大幅減少碳排放,這不僅提升了企業形象,也為其未來的金融業務增添了競爭優勢[7]。整體而言,台灣在勞動市場的穩定及企業在技術與永續發展上的積極布局,為未來經濟增長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在全球永續發展的浪潮中,台灣企業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與創新能力。台灣大 (3045-TW) 榮登《2025 年標普全球永續年鑑》前 5% 的頂尖企業,顯示其在 ESG 方面的長期承諾,並計畫於 2024 年實現 IDC 雲端機房 100% 使用再生能源,推動藍碳復育計畫以提升碳吸存效率[8]。同時,台新金控 (2887-TW) 獲得全球銀行業 Top 1% 的榮譽,連續七年入選 DJSI 指數,顯示其在推動淨零轉型及永續倡議上的卓越表現[9]。此外,東元 (1504-TW) 則推出全球首艘零碳排未來船「保利馬 1 號」,採用其高效能動力馬達,顯示台灣在船舶電動化及綠色航運領域的技術創新[10]。這些成就不僅反映了台灣企業在全球永續發展中的韌性與價值,也顯示未來在科技與永續發展深度融合的潛力,將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