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台股因賣壓收跌 外資策略分歧與市場挑戰並存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因解套賣壓收跌 外資買賣策略分歧引市場謹慎情緒

台北股市在15日因解套賣壓影響,收盤下跌至21730.25點,顯示市場情緒仍然謹慎。尤其在外資調整持股策略的背景下,鴻海 (2317-TW)遭外資賣超逾1.7萬張,而廣達 (2382-TW)則持續受到青睞,外資連續五日買超8931張,顯示出對其未來成長潛力的信心[1]。儘管外資累計買超達75.34億元,並連續10日呈現淨買入,但市場對晶片關稅案的敏感反應卻導致成交量未見明顯放大。投資者仍在觀望中,專家指出大盤壓力區在22100點,操作需謹慎,未來市場走勢仍需密切關注外資動向及政策變化。

台股市場面臨挑戰與機遇,基金規模下滑但高階回收價上漲,企業靈活應對政策風險

目前台股市場面臨挑戰,4月基金規模首次跌破5000億元,顯示出投資者情緒的謹慎,單月跌幅達2.75%[2]。儘管如此,仍有16檔基金逆勢淨申購逾億元,其中9檔長青基金表現突出,顯示出市場中仍存在投資機會。投信法人指出,川普關稅政策的轉變降低了市場恐慌情緒,對台股回穩有正面影響。另一方面,台灣二手機回收市場也出現量減價揚的現象,iPhone 16 Pro的回收價上漲超過15%,顯示高階機種的需求仍然強勁[3]。此外,土地銀行推出的地上權案,權利金僅為市價的10%,旨在提升資產活化效益,並促進當地商圈發展[4]。這些動態顯示出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投資者仍需靈活應對,採取分批布局和多元配置策略以降低風險。
隨著新台幣升值趨勢再度浮現,內需市場及進口大宗物資的成本控制帶來顯著優勢,進而推動食品股大成 (1210-TW) 和卜蜂 (1215-TW) 的股價上揚。卜蜂在2025年第一季稅後純益達7億元,創下新高,並計劃擴充即食加工品生產線,顯示出其對未來營運的信心[5]。同時,大成的稅後純益也成長至8.82億元,股價上漲至61.9元,顯示出兩家公司在市場中的良好表現。另一方面,第一金(2892-TW)旗下的第一銀行因員工遭警方搜索調查而受到關注,該行強調此事件不會對其財務及業務造成重大影響,並持續維持正常營運[6]。此外,聖州企業 (7764-TW) 宣布將於6月在屏東新廠投產,並首次進軍非洲市場,這一策略不僅擴大了其全球經銷版圖,也顯示出公司對未來營運動能的信心,儘管面臨匯率波動,仍預計每股純益可維持在2元以上[7]。整體而言,這些企業在面對市場變化時展現出靈活應對的能力,未來的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大同 (2371-TW) 因承接的兩項政府標案違反《政府採購法》,遭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停權3年,這一決策對其電力事業群的營收影響深遠,約占其公共標案營收的50%。今日股價一度跌停至40.15元,雖然隨後略有回升,但仍顯示市場對其未來投標能力的擔憂[8]。大同強調將積極拓展民營業務及海外市場,以減輕影響並尋求策略聯盟或併購機會[9]。另一方面,新光金 (2888-TW) 宣布將對新光人壽進行70億元的現金增資,旨在強化其財務結構及資本適足率,並計劃發行累積次順位債以籌資320億元。這一系列動作顯示出其對未來資本運作的積極布局,尤其在金管會核准其與台新金控的合併案後,預計將於2025年完成,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10]。整體而言,市場對於大同的短期挑戰與新光金的長期增資計劃形成鮮明對比,反映出不同企業在面對政策風險與資本運作策略上的應對差異。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波段回檔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