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砸一兆資金推人形機器人革命 搶占全球製造業主導地位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2025-05-13 15:30

在美國總統川普為了讓製造業就業崗位回流美國而對中國加徵關稅、進行貿易談判之際,中國正悄悄開啟一場新工業革命,聚焦人形機器人與人工智慧(AI)技術,以全面推動中國製造業的深度轉型與升級。
中國政府不但投資一兆資金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與 AI 創新,還增加國家採購與產業應用,為全球製造業帶來機器人新時代。
中國政府支持人形機器人技術的發
根據《路透》報導,中國政府已經為人形機器人及相關技術提供了超過 200 億美元的直接補貼,顯示官方對該領域的高度戰略重視。
此外,為了構築完整的產業鏈與創新體系,中國還計畫設立一個規模高達一兆人民幣(約 1,370 億美元)的產業基金,專門用於支持 AI 與智慧機器人的發展。
在政策層面,中國將人形機器人納入《「十四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等多項國家級戰略中,並加快標準化與監管框架的建立,以利商業化推動。

國家採購規模暴增,人形機器人成轉型核心
同時,中國政府也透過大規模國家採購推動技術落地。2024 年,中國在政府層級針對人形機器人及其關聯設備的採購金額已從 2023 年的 470 萬元人民幣,暴增至 2.14 億元人民幣,增幅超過 440 倍,充分展現政策導向與技術推廣的決心。
這類設備正逐步導入工廠、倉儲、醫療與公共服務等場域,不再只是展示性的科技產品,而是朝向實用性與量產化邁進。
AI 驅動機器人突破,從疊衣到踢足球都難不倒
中國的 AI 技術也正為人形機器人注入強大算力,實現更靈巧的動作與環境適應能力。目前已有機器人能夠完成如疊衣服、製作三明治等細緻操作,甚至具備翻滾、跑步、踢足球等高難度行為,顯示其在未來物流、客服、家居乃至教育等場景中潛在應用的廣度。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視察上海機器人企業時表示,人形機器人有朝一日能組成一支足球隊,象徵國家對人形機器人產業未來發展的高度關注與殷切期望。
全球製造業新風向:中國將挑戰美國主導地位
在中美貿易摩擦與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人形機器人被視為解決勞動力短缺與產業升級的關鍵技術。透過 AI 與機器人技術的雙輪驅動,中國正試圖突破美國與歐洲在高階製造領域的領先地位。
《路透》指出,中國對該產業的全面投入,可能使其在全球製造業價值鏈中攀升,挑戰美國、德國與日本的傳統主導地位,成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領航者。
技術成熟化與成本下降將促進普及
不過,儘管前景樂觀,中國仍須面對多重挑戰,如失業風險、倫理問題與資料安全等。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技術成熟與量產成本下降,人形機器人的可及性將大幅提升。
根據美銀證券大中華區汽車與工業研究主管 Ming Hsun Lee 的分析,到 2030 年,人形機器人的平均材料成本可望從目前的 3.5 萬美元下降至 1.7 萬美元,這將大幅降低商業部署門檻,並加快其進入製造、零售與服務業的腳步。
中國的人形機器人戰略不僅是一次技術賭注,更是重塑製造體系與經濟模式的重要一棋。當機器人成本下降、性能提升並實現規模化量產之際,中國將有機會憑藉政策引導、資金投入與 AI 整合優勢,改寫全球製造業版圖。
- 長期投資還靠譜嗎?
- Meta還能繼續爆發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