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美股反彈但蘋果面臨漲價壓力,福特與軟銀遭轉型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反彈但蘋果面臨漲價壓力,福特與軟銀遭遇轉型挑戰

蘋果 (AAPL-US) 目前面臨成本壓力,考慮在即將推出的 iPhone 17 系列中調升售價。儘管部分生產線已轉移至印度,但高階機型仍依賴中國生產,且20%的關稅仍未解除,這可能影響消費需求,促使消費者轉向低價型號[1]。同時,美中達成90天關稅暫停協議,市場情緒回暖,推動美股主要指數全面上漲,顯示投資人對風險資產的信心回升,尤其是大型科技股如輝達(NVDA-US)和亞馬遜(AMZN-US)的強勁表現,反映出市場對經濟衰退風險的緩解[2]。這一系列動態顯示,儘管蘋果面臨漲價挑戰,但整體市場環境的改善或將為其未來的銷售帶來一定支撐。
在這樣的背景下,福特汽車在德國科隆的工廠因裁員計劃而爆發罷工,工會強調需尋求業務重組的替代方案,反映出全球汽車產業在電動車需求疲軟及高成本轉型壓力下的困境[3]。同時,軟銀集團的「Stargate」AI計畫因美國關稅政策及市場不確定性而面臨融資停滯,儘管計畫承諾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卻因經濟波動及便宜AI服務的興起,融資進展緩慢,顯示出科技企業在當前環境下的資金壓力[4]。這些事件共同揭示了全球市場在轉型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尤其是在技術創新與成本控制之間的微妙平衡,未來企業需更靈活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美國藥品價格政策重啟引發市場波動,企業積極投資應對挑戰

美國總統川普於12日簽署新行政命令,重啟「最惠國價格」政策,旨在大幅降低美國藥品價格,預計降幅可達59%至90%。此舉將消費者直接與全球最低價格對接,特別針對熱門藥物如GLP-1類藥物。然而,此政策引發藥廠及業界團體的強烈反對,擔心未來創新與研發受到影響。市場對製藥股的反應呈現分歧,默沙東 (MRK-US) 上漲逾4%,而輝瑞 (PFE-US) 和安進 (AMGN-US) 也有小幅上漲[5]。同時,汽車製造商 Stellantis (STLA-US) 宣布計劃於11月開始生產混合動力版本的飛雅特500,這一策略旨在重振飛雅特品牌在歐洲的活力,並提升義大利的生產水準。儘管公司去年提出重振義大利產量的計劃,但預計產量要到2026年才會增長,顯示出該地區汽車產業仍面臨挑戰[6]
此外,百威英博 (BUD-US) 宣布將在美國投資3億美元以擴大其製造業務,這一決策反映出在地生產的趨勢,尤其是在川普政府的影響下。該公司近五年已在全美投資近20億美元,並計劃在俄亥俄州新設工廠。儘管面臨銷量下降的挑戰,其第1季獲利卻超出預期兩倍,顯示出利潤率的提升和對主要品牌的持續投入[7]。同時,福斯公司 (FOXA-US) 也在積極布局串流媒體市場,計劃在NFL賽季前推出名為「Fox One」的服務,旨在吸引新用戶而非流失現有用戶。這一策略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串流媒體環境中,尤其是華納兄弟探索頻道和迪士尼也在加強其業務的背景下進行的[8]。這些動作顯示出企業在面對市場壓力時,正積極尋求創新與增長的機會,並反映出美國市場對於本地生產和數位轉型的重視。
最後,羅氏集團計劃在北卡羅來納州投資超過700億美元建立新藥廠,這一舉措不僅將支持其肥胖症藥物的生產,還可能根據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投資。預計將創造400多個製造業職位,顯示出其對美國市場的長期承諾[9]。同時,中美貿易談判暫時取得進展,雙方同意暫停部分關稅措施,這一消息推動美元及標普500指數上漲,顯示市場對貿易緊張局勢緩解的樂觀情緒[10]。然而,專家警告未來談判仍充滿不確定性,且高關稅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潛在影響,投資者需保持警惕。整體而言,羅氏的投資計劃與中美貿易局勢的變化,反映出企業在不確定環境中尋求增長的策略,並可能成為未來市場動向的重要指標。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