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關稅衝擊〉為傳產找解方 經濟部開放50條AI試製線給業界開發創新產品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2025-05-07 18:35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為傳產找解方 經濟部開放50條AI試製線給業界進行創新產品開發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攝)

為協助中小企業創新升級以因應關稅變局,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與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今(7)日共同宣布,已請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等產業技術研發的法人機構,將陸續開放 50 條最先進設備的 AI 試製線,並與學校合作,協助企業進行新產品的開發,包括設計、試製與品檢等工序,出席的業界代表之一世堡紡織董事長羅忠祐即表示,傳產業結合 AI 是必然趨勢,紡織業亦然,且 AI 已可做到「隔空抓布」,透過 AI 與遠端作業,可縮短 4 個月和國外品牌商的溝通時間,提高生產時效。

經濟部中企署表示,各法人將與業界合作培育可在開發 / 生產線使用 AI 的實作人才,目前每條試製線每年有 500 人的培訓量,一年提供 25,000 人次的培訓量能,歡迎有需求的中小企業多加利用。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郭肇中表示,為培育百工百業 AI 人才,經濟部自去 (113) 年 5 月開始,透過線上及實體的教學,已培養近7萬名 AI 人才;而上週六 (5/3) 甫完成的智慧創新大賞,能在短短 2 個月吸引到 1,253 隊參與,顯示台灣的 AI 人才及應用已逐漸開花結果。


郭肇中表示,台灣企業在面對國際不確定的變局下,惟有提升價值及降低成本才能確保本身競爭力,因此技術司這次推動研發法人開發出來的 50 條 AI 試製線,將導入各領域最新 AI 智慧機台,將開放給業界進行創新產品的開發,包括設計、試製與品檢等工序,縮短開發時程、提升創新效率,企業員工亦可實地操作智慧機台,參與實作訓練,深化對 AI 應用的理解與技能養成。

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署長李冠志表示,面對國際經貿情勢與供應鏈重組的壓力,中小企業的應變能力與數位轉型的速度與彈性至關重要。為此,經濟部積極推動產業 AI 化政策,特別鎖定如工具機、水五金、金屬製品、紡織、塑橡膠及食品等深受影響且具外銷實力的重點產業,與專業法人機構合作。更強調實務習作與應用,透過今日開始第一波「AI 應用導入實務課程」,直接協助業者在法人試量產的產線上,學習建構智慧製造應用,提升供應鏈韌性。

本次開發出來的法人試製線暨人才培訓基地,包括新北及雲林的紡研所、高雄的金屬中心、臺中的精機中心與塑膠中心、新竹的工研院、彰化的車輛中心、嘉義的食品所等基地,第一波 (五、六月) 開課領域以紡織、塑膠、工具機、金屬加工、食品、車輛組件為主,今日也是紡研所—AI 數位布料實作訓練班的開課日。

過往法人設施主要用於內部研發,較少開放業界參與,然為協助中小企業快速升級轉型,本次政府要求法人將 AI 試製線及相關訓練資源開放給企業使用,並且為滿足產業先進產品開發需求,亦將試製線全面升級 AI 並引進最好的設備及環境。未來經濟部透過法人專業能量與設備支援,一方面強化產學研技術整合與 AI 落地應用,二方面以試製線 AI 實作人才培訓強化各行業 AI 進階人才,另透過跨單位的資源整合,加速培育百工百業 AI 應用及人才落地。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