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調整電動車牌費架構,改以額定功率分三年加價
經濟通新聞 2025-04-16 13:30
《經濟通通訊社16日專訊》運輸及物流局今日在社交平台宣布調整電動私家車牌照費架構,建議不再以車輛淨重計算牌費,改以「額定功率」(rated power),分五個層級計算,調整進程建議分三年進行。
當局解釋,現時以車輛淨重計算電動車牌費,平均每年約1100元,與燃油車按引擎汽缸容量計算,平均每年7500元牌費相差近6倍;隨著電動車技術進步,電池重量和體積愈來愈輕巧,令電動車在淨重大致相若的情況下,性能不斷提升,因此以淨重計牌費,未必全面反映車價。局方相信,改用「額定功率」計算,更能配合科技發展,亦與現時收取燃油私家車牌費的安排相符,各自收費標準均代表車輛馬力。
當局指,按額定功率向電動私家車徵收費用或稅款在國際間亦有類似做法,例如:新加坡、意大利和西班牙,相信今次調整能與國際接軌;在新架構下,電動車牌費仍低於燃油車,相信電動車仍具一定吸引力,將持續鼓勵駕駛者轉用電動車。當局將會在下周五(25日)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上就具體調整建議諮詢立法會,聽取各界意見。
*傳「牛肉乾」加至400元,超速罰款加約五成*
當局又表示,交通違例罰款和咪表收費已逾30年沒調整,期間通脹已達70%,為加強道路安全及提升交通管理,政府有必要適度調整多年未變的收費和罰款水平。
消息透露,違例泊車「牛肉乾」將由目前320元加至400元。此外,多項交通違例事項,如超速駕駛、雙白線切線、衝紅燈、在黃格內停車、在禁區上落客、駕駛時使用手機等19項違規事項,亦計劃增加罰款約50%。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下周五會討論細節。
現時交通違例罰款最低金額為320元,由1994年維持至今,未曾加價。政府2017年曾建議提高有關罰款至400元,但因引起車主和司機反對等問題而未有成事。(cl)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