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為何漲幅跑贏全球市場?專家直指兩大原因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4-10-08 10:24
自 9 月 24 日中國推出政策組合拳以來,港股漲幅顯著,多重指標均顯示港股投資人情緒十分火熱,專家最新認為港股正開始奮起直追,勢必追趕在歷史高點的全球其他股市。
恒生指數 (HSI) 今年截至周一 (7 日) 的漲幅接近 30%,跟恒生科技指數一樣仍領先 A 股各大指數,哪怕 A 股今 (8) 日恢復交易後指數連續 10% 漲停兩天,漲幅仍未能追上港股。
港股長期被視為最難投資的市場,若 A 股是困難級,港股便是地獄級,因為同樣的公司放到港股往往估值至少打 8 折,破凈是大部分港股公司的常態,分紅、增速、凈現金,流動性等指標要求均相當苛刻。
畢竟,港股參與者主體是外資和內資,外資賺了錢最終會換美元,中國投資者最終也換成人民幣,且港股常常受到海外和中國的政策影響,利好不反應,利空全反應,這讓港股低估值成了慣例,去年更創下 10 年新低。
但過度壓制的彈簧,彈性肯定十足。事實上,早在中國推出政策組合拳前,港股已經開始甩開 A 股,在漲幅上開始向全球市場靠近。港股的牛市並非從政策催化開始,早在幾個月前,港股已呈現出代表中國資本市場的趨勢。
今年中旬,恒生指數已在漲幅上短暫超越過標普 500 指數,且不斷拉大和滬深 300(CSI300) 的距離。從 1 年漲幅來看,港股也開始追趕標普。
專家認為,港股之所以打破地獄級市場的印象,主要有兩大原因。首先,回購政策是核心。從今年上半年數據來看,A 股跟港股的公司增速卻出現一定的差距,港股這邊增速高了幾個百分點。港股今年上半年利潤增速約 4% 左右,A 股利潤增速則為負值。
A 股增速為負,而港股為正,其中差異來自於騰訊等互聯網公司的業績表現,騰訊美團大增,阿里巴巴大跌,相互消抵後仍貢獻數百億的正利潤增長。
在業績成長以外,大量公司增加分紅回購,目前回購金額超過 2000 億港元。加上分紅後今年港股總體股息率 (分紅加回購除以市值) 超過了 4%,領先全球。
而 A 股截止目前今年回購數額為 1300 億,小於港股,而 A 股總市值又是港股的兩倍,如此一來,對於股價穩定的作用自然遠大於 A 股,這也是在 A 股持續下跌的第三季裡,港股維持不跌的關鍵。
專家指出,今年港股表現也趨於美股化,即大型科技股貢獻主要的漲幅,類似美股七巨頭,但對於回購態度,還得進一步觀察,未來能不能常態化回購,才是港股美股化長牛的關鍵 沒有分紅回購支撐,牛市不過也是新一輪的震盪。
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收斂定理。按照過去經驗,成交額高點一般是見頂位置,目前港股漲到階段高點,但距離前波高點還有相當距離,成交額卻創下歷史新高。
因此,若港股 A 股要破歷史新高,將看到港股單日 7000 億,A 股 4 兆成交額,但過去一輪牛市,港股高點難比上一輪高出很多,A 股更是一輪比一輪牛市高點低很多,至今 07 年歷史高點遙不可及。
專家指出,造成上述情形的主要原因為市場擴容,導致錢分流了,同樣的成交量面對更多標的卻拉不上前高,而 A 股 H 股之所以離前波高點還遠,大量的新股增發和 IPO,還有上市公司不回購減少股本,反而增發,都是原因。
因此,目前可以用成交額來估算市場是否見頂,成交額高點有很高機率在市值觸頂前後一段時間出現。若 A 股基於 2014 年的數據測算,港股基於 2021 年的數據算,A 股整體的成交額巔峰預計在 3-4 兆之間,港股則在 5000-6000 億左右。
- 不論是30歲還是70歲 都值得嘗試做一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