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局:下半年景氣波動大 投資型保單市況恐受影響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2024-09-05 21:01
今年 7 月投資型保單買氣略見回溫,但前 7 月初年度保費仍較去年同期衰退 12.3%,金管會保險局官員表示,整體市場狀況看起來還是沒有比去年好,投資型保單與景氣好壞有正相關,如果下半年波動更劇烈,可能會對買氣造成影響,預估與上半年差距不大。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於例會上表示,今年 1-7 月投資型保單初年度保費 1626.6 億元,相較去年同期衰退 12.3%,去年上半年因為有停售效應,帶動買氣熱絡,使得基期較高,今年則無此項因素。
觀察近年投資型保單初年度保費的狀況,2023 年前 7 月為 1854 億元,2022 年前 7 月 2373 億元,2021 年前 7 月 3402 億元,呈現逐年下滑。
對於今年投資型保單買氣不如預期,蔡火炎分析,由於 CSM (合約服務邊際) 比較小,保險業者考量 2026 年接軌,可能策略上有所轉向,改去賣 CSM 比較高的保障型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南山人壽已於今年 2 月底宣布重返投資型保單市場,但因法規改變,業務同仁需要時間教育,使得上半年起步較慢,預期下半年該類業務銷售可望顯著成長。
投資型保單種類多 金管會三示警避免消費爭議
金管會提醒消費者,投資型保單分為投資型人壽保險及投資型年金保險,民眾務必確認是否有人壽保險或年金保險的保障需求,尤其是高齡消費者,應注意每年的壽險保障費用會隨年紀提高而上升,以及約定年金給付開始日的合理性,投保前務必審慎考慮是否確實有相關保障需求。
其次,投資型保險商品除具有保險保障性質外,並能自主掌握保險中資金的運用狀況,自行選擇投資標的,保戶需自行承擔連結投資標的之價值波動、流動性、信用風險等多項風險,如為外幣投資型保險商品還可能面臨匯率風險。
坊間所稱「類全委保單」是指由保險公司委託證券投資信託公司代為運用與管理專設帳簿資產的投資型保險商品,該等專設帳簿資產雖由保險公司委託專業機構代操,但投資相關風險仍由要保人承擔。金管會提醒,需確認自己具備相關投資知識及風險承擔能力,切勿僅因預期投資報酬率可能優於銀行存款利率就盲目決定投保,而忽略投資型保險商品本質上具有自負盈虧且不保證收益之特性。
第三,市面上有部分投資型保險商品訴求連結投資標的之定期配息或收益分配機制,但部分商品的配息或收益分配來源可能為本金,民眾購買前,應特別注意各該商品的警語揭露。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