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兩融業務風險可控 允許合約合理展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網訊息 6月12日,證監會舉行例行發布會,證監會就《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目前兩融業務總體健康,風險可控,但是隨著業務發展,需要進一步優化業務監管規定。
據了解,此次征求意見一方面加強監管和防控風險,完善監管機制,明確監管底線,加強投資者保護;另一方面取消了部分不適應業務發展的規定,提升融資融券業務服務市場能力。
具體內容包括提高管理辦法的法規層級;建立逆周期調節機制,對融資融券進行宏觀審慎管理;在監管上強化風險監測,強調中證金融的統計與監測監控職責;明確監管底線,規定證券公司從事融資融券業務的六種禁止行為;強化投資者權益保護;允許融資融券合約合理展期;優化客戶擔保物違約處置方式,使得更加靈活等。
目前,兩融規模接近尖峰,出於自身規模的限制和風險考慮,已經有越來越多證券公司限制融資買入標的。
此前,銀河證券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有效降低兩融交易市場風險,其決定自2015年6月15日起,對信用賬戶單一證券集中度指標進行調整,調整方案為,投資者有未到期的融資融券負債,當客戶維持擔保比例低於180%時,所持有的單一證券的價值占信用賬戶證券總市值的比例不得超過60%,達到指標控制上限時,由交易系統實時限制該只證券的新增融資買入、擔保品買入或擔保物commit委派。此前,中信、華泰、南京等多家證券公司已先行垂范,相繼出臺限制客戶通過信用賬戶買入單一證券的持倉比例。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