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花旗給台積電的1150元目標價 等於加權指數超越25000點

理財周刊 2024-06-21 07:19

文.洪寶山

加權指數站上 23000 點了,高盛 6 月 4 日才大喊加權指數上 23000 點,當天的收盤價 21356.6 點,結果截至 6 月 19 日為止,才十個交易日,加權指數就已經來到 23275.3 點,六月台指期的月最後結算日拉高結算,多方大獲全勝,單月漲 + 9.61%,如果以轉倉的 5 月 15加權指數收盤價 21147.2 點計算,大漲 2128.1 點、+10.06%

台股攀升 外資唱旺台積電

外資連續兩個月在台指期佈下超過萬餘口的未平倉空單,結果都是賠錢結算,就算在股票這端賺回來,也是少賺很多,而且預期外資在台指期市場還會持續佈空單,因為他們要追高台積電,雖然喊出千元目標價,甚至美系外資以 AI GPU / 加速器與 AI 裝置需求有望成長,運用科技領導地位,以及生產元素成本上升 (包括原料、研發與水電等) 等理由,向客戶合理化漲價行動,花旗將目標價上調到 1150 元,以 6 月 19 日收盤 981 元作基準計算,潛在空間達 17.22%,相對應到加權指數的高點,起碼超過 25000 點,來看看將台積電目標價上調到 1080 元的摩根大通怎麼唱旺台積電。

摩根大通預計,到 2028 年,台積電的人工智慧相關收入預計將占其總收入的 35%。其中 28% 來自資料中心的人工智慧需求,7% 來自邊緣計算的人工智慧需求。

由於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台北國際電腦展親口證實,他願意向台積電支付更高價格,引爆外資這波調高台積電的熱情,摩根大通認為從 2025 年開始,三奈米和五奈米製程技術的價格將小幅成長 1% 到 5% 不等,同時 CoWoS 的價格也將上漲約 10%。

毛利率可望再上 調高三年獲利預估

瞄準 AI 加速器、高階智慧手機、資料中心等應用所需的第二代三奈米節點製程技術 (N3E),在去年第四季量產。隨著 N3E 占比提高和三奈米產量的提升,預計台積電的毛利率將在 2025 年下半年到 2026 年上半年上漲到 50-60% 的水準。而且隨著半導體產業復甦,台積電的七奈米與其他舊製程的應用也有漲價的空間,因此毛利率還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摩根大通預測,台積電的 EBIT 息稅前利潤將在 2024 年後以 22% 的複合年成長率持續成長到 2027 年,將台積電 2024、2025 和 2026 年的每股 EPS 預期分別提高了 3%、9% 和 8%。

台積電 ADR 創高 預期股息估三年翻倍

摩根大通強調,台積電幾乎壟斷了 AI 加速器和邊緣計算晶片領域,憑藉強大的製程路線圖 (三奈米和二奈米) 和業界領先的封裝技術,台積電預計在未來幾年內繼續領先市場。

這表示台積電的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將持續提升,也代表自由現金流將大幅增加。先前媒體便報導台積電明年的單季現金股息可能提高到 4 元,預期台積電計畫將 70% 的自由現金流用於支付現金股息,預計到 2027 年,台積電的年度現金股息將達到 7780 億元,幾乎是 2024 年預期股息的兩倍。

台積電 ADR 於 6 月 18 日收 179.69 美元,創歷史收盤新高,盤中一度來到 184.86 美元,今年以來已經累計漲 + 72.78%,截至 6 月 19 日收盤為止,台積電今年累計上漲 + 65.43%,遠超過今年營收成長 20-26% 的展望,也是掛牌以來年度最大的漲幅,台積電 ADR 和台股台積電換算的比例為 1:5,也就是說,一股台積電 ADR 等同於五股台積電,相對於 6 月 19 日台灣掛牌股票收盤價 981 元,已經溢價 18.51%,遠高於過去五年的不到 8% 平均值。這表示,如果台積電的 ADR 不跌回來的話,那麼就是台股的台積電股價要多漲一些。

資金高度集中權值股

6 月 19 日因為適逢六月台指期月最後結算日,多頭主力奮力拉抬權值股作價,爆出 6033.44 億元成交金額,單單市值超過一兆元的台積電 (+4.03%)、鴻海(2.27%)、廣達(8.59%)、聯發科(5.69%) 等四大權王,就成交了 1561 億元,占整體成交金額 25.87%,資金高度集中權值股的後遺症,就是集中市場下跌的家數 (642 家) 比上漲的家數 (476 家) 來得多。

中小型股資金遭到排擠在櫃買指數更加明顯,上漲家數 393 家,下跌家數 600 家,所以相對於加權指數收價漲量增的實體紅K,但櫃買指數卻是收創新高後的上影黑K,距離六月底剩下一周,如果資金依舊高度集中在權值股的話,那麼就要提防中小型股的結帳賣壓。

對做賣壓 提防邊拉邊出貨

上半年出現不少融券對做的軋空股,第一季的安國、神盾,第二季的一詮、十銓、所羅門、萬海、花王等,時序進入到除息旺季,軋空股強漲後開始出現高位的大量震盪,例如惠特、昆盈。

此外,波段大漲的強勢股,也在 6 月 19 日指數創新高之際,明顯有對做賣壓,例如建漢、立積,所以指數創新高的過程,其實也要提防邊拉邊出貨的風險。目前融券餘額張數較多的個股有時碩工業 (11859 張)、威健 (10529 張)、一詮 (4264 張)。券資比較高的時碩工業 (88.32%)、威健 (76.4%)、十銓 (75.61%)、穎漢 (69.17%)、中櫃 (60.79%)、瀚荃 (60.76%)、華城 (49.22%),這些個股看起來仍有軋空的機會,可追蹤。

第三季投信換股布局

七月是第三季的開始,根據以往經驗,投信會有較明顯的換股布局,統計 6 月 1-19 日投信的前二十五大買超股,依序為長榮航 (+5.87%)、中信金 (+7.06%)、世界 (+18.14%)、聯詠 (+6.07%)、聯發科 (+20.24%)、聯電 (+3.27%)、台積電 (+19.49%)、中華電 (-0.39%)、創意 (+11%)、京城銀 (+11.67%)、國產 (+4.18%)、瑞儀 (+8.65%)、華固 (+18.35%)、至上 (+2.8%)、祥碩 (+18.25%)、貿聯 - KY(+23.1%)、可成 (+2.67%)、統一 (+2.63%)、正新 (-15.67%)、大立光 (+15.82%)、力成 (+10.96%)、創見 (+11.91%)、永信建 (+7.84%)、寶雅 (+4.34%)、精材 (+15.91%)。依照常理研判,六月漲幅較小的投信買超股有可能是初期的布局收籌碼,比較有機會在第三季嶄露頭角,所以長榮航、聯詠、聯電、國產、至上、可成、寶雅、統一等個股可追蹤。

AI 伺服器等返校潮

看到投信買統一才想起第三季有個中元節,傳統上是食品業的大日子,加上暑假的冰品也是熱銷,因此這個時候買統一算是合理的布局,但市場非常有效率,仔細一看食品類股當中的聯華食、黑松、卜蜂、福懋油、佳格、興泰等個股也累積不小的漲幅,大概就剩第一季財報公布後優於預期的南僑,在主力籌碼調節,股價相對沒有表現,或許有跌深反彈機會。

外資的動向集中在權值股,除了四大權王之外,6 月 19 日比較引人側目的是 AI 伺服器相關個股,例如緯穎、英業達、技嘉、仁寶等,緯穎跟廣達的創新高帶動資金流向 AI 伺服器個股,但包括緯創在內的 AI 伺服器個股都處在區間整理的狀態,有太多次的假突破攻擊走勢,號召力不足,就算拉出第一根實體紅K突破整理區,可能還要提防再次假突破的可能。因此 AI 伺服器可能要等到接近開學的返校潮比較有機會。

來源:《理財周刊》1243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