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智能合約公鏈是什麼?(上)|一文帶你認識第二代區塊鏈龍頭——以太坊!

浪鏈 2024-06-05 13:35

 )

 


文章內容

想進入 Web3 世界的你,不管是對區塊鏈技術感興趣,或是想嘗試投資加密貨幣、收藏 NFT 等,一定要認識「智能合約」及「公鏈」。為什麼這麼說?就像買股票需要了解發行的公司在做什麼、有沒有發展前景,才能決定要不要投資,在幣圈當中也是同樣的道理。看到新的幣或是項目發布時,都需要去理解他們在做什麼,智能合約就是區塊鏈上的一種技術,而公鏈則是承載智能合約的基底,所以認識智能合約公鏈是非常必要的!

那「智能合約公鏈」究竟是什麼,有「智能」兩個字,難道跟人工智慧一樣聰明嗎?讓我們從基本的概念開始跟各位分享!

延伸閱讀:區塊鏈是什麼?

 
智能合約公鏈是什麼?

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雖然有「智能」兩個字,但它既不智能也和我們現實中簽的合約不同,它不具有法律效力或是有任何條例,它只是一段程式碼(也可以當成是一個在區塊鏈上運行的程序),並且完全透明公開也無法被竄改,當使用者滿足條件時才會觸發智能合約自動執行。

這個概念像是我們去買限量球鞋,限定每人只能購買一雙,每雙價格六千元,如果你想要買兩雙或是只有五千元,交易就不會成立;但是你只拿了一雙鞋也有六千元,交易成立後這雙球鞋就可以跟你一起回家。

那為什麼要觸發智能合約?它的功用是什麼?因為有智能合約,區塊鏈上才能建立非常多元的應用,例如想在某一條區塊鏈上進行 NFT 買賣交易,需要先同意這個合約才能夠完成交易,而這些應用除了基本的支付處理外,還有社交產品、遊戲以及內容權限等。

公鏈(Public Blockchain)如同它的名字,代表著公共、公有的,任何人都可以參與但是不能任意竄改,不管是在鏈上進行交易、創建數據、儲存訊息等,所有人都能在鏈上查看。

那所謂「智能合約公鏈」其實就是把智能合約放到公鏈上,讓這條公鏈變成一個可以運行智能合約的區塊鏈,增加更多例如遊戲、社交、娛樂甚至是科學及產權等應用。世界上第一個智能合約公鏈相信大家都有聽過,正是大名鼎鼎的以太坊

延伸閱讀:【新手入門系列 4 】 區塊鏈應用的關鍵技術! 智能合約是什麼?

智能合約公鏈是什麼?(上)|一文帶你認識第二代區塊鏈龍頭——以太坊!

 

智能合約公鏈龍頭——以太坊是什麼?

智能合約公鏈龍頭——以太坊,由俄裔加拿大程式設計師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以下簡稱 V 神,因為他 20 歲就提出以太坊了)於 2013 年推出,之後他在 2015 年完善智能合約概念,並部屬到以太坊上,讓以太坊成為了第一個運行智能合約的公鏈。

智能合約公鏈是什麼?(上)|一文帶你認識第二代區塊鏈龍頭——以太坊!2024 年出席 ETH Taipei 的 V 神 / CoinStats

2013 年 V 神發布了《以太坊白皮書》,因為他看到了第一代區塊鏈——比特幣被設計成只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電子記帳系統(不知道的請看延伸閱讀),沒辦法讓人在鏈上發展更多的區塊鏈應用,所以想要設計出一條可以使用智能合約的區塊鏈。

於是第二代區塊鏈——以太坊的出現顛覆了區塊鏈世界,讓區塊鏈這項技術能發展到除了金融以外的其他領域,讓更多應用都能變得公開透明化,並減少像是在銀行需要填寫很多申請文件所浪費的時間,只需要由一串程式碼就能夠快速完成。

延伸閱讀:4 步看懂比特幣是什麼(上):從基礎打開小白的幣海藍天!

2014 年以太坊 ICO 募資,以太幣開始銷售,想要獲得以太幣的人就需要用比特幣去購買。以太坊也和比特幣區塊鏈一樣,所有的交易要打包記錄到區塊鏈上需由「礦工」驗證,礦工們會獲得以太幣作為獎勵。想要獲得更多獎勵的礦工,就要使用更快更好的顯卡來爭取更多的記帳權,這也開啟了以太坊的 PoW(工作量證明)時代。直到 2020 年,以太坊才會開始過渡到 PoS(權益證明)時期,拋開算力競爭改為質押以太幣的方式來開發新區塊,進入更加節能的發展進程。

延伸閱讀:
【新手入門系列 2 】 區塊鏈「礦工」挖的是什麼「礦」? – 共識機制與挖礦介紹

那你是不是會好奇,以太坊作為公鏈就是要開放讓任何人都能參與其中,那如果想在以太坊上開發應用,又是怎麼運作?以太坊上有一個負責運行智能合約的「以太坊虛擬機」(EVM)。簡單比喻可以把以太坊虛擬機當作虛擬電腦,而項目方(就像電腦軟體的開發商)能夠在電腦上創建自己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甚至還可以發幣!

既然提到了 EVM,開始進行 NFT 買賣或是接觸 GameFi 等不同應用領域會發現「EVM 兼容鏈」及「非 EVM 兼容鏈」經常出現在項目當中,它們就像是電腦有 Windows 和 iOS 兩種系統一樣,通過下方的表格可以更加理解兩者的不同。

 

 

手續費 Gas fee 怎麼計算?

到了 2020、2021 年 DeFi (去中心化金融)以及 NFT 迎來爆發期,除了 DeFi 需透過銀行機構且利率較好引發投資熱潮外,當時 NFT 熱門到主流媒體都爭相報導,Web3 逐漸進入到大眾視野,吸引更多人加入,這讓越來越多項目在以太坊上開發新應用。

然而在區塊鏈上進行任何活動都會產生相應的費用,類似現實生活中的「手續費」,而在以太坊上的手續費理所當然消耗的就是以太幣(ETH),並且在區塊鏈世界中,手續費我們稱之為「Gas fee」。

在了解 Gas fee 如何計算之前,需要先知道以太幣的最小單位是 Gwei,1 以太幣(ETH) = 10 億 Gwei,那既然要用以太幣去計算手續費,這就代表了手續費會因為幣價、交易量及交易複雜程度跟著浮動,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字。

接著我們就來看看 Gas fee 是怎麼計算的吧!前面有提到,當交易量增加,等待時間變長,Gas fee 就會增高,這是因為礦工會優先處理 Gas fee 高的交易,如果你不想等,加錢就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果然錢多才是王道啊!)

 

Gas fee 計算方式如下:

Gas fee = Gasprice(想要更快的交易速度需要加錢的部分) x Gaslimit(一般交易為 21000 Gwei,複雜的操作會有更高的價格)

不懂公式怎麼計算也沒關係,要進行交易時都會顯示當下的手續費給你看,也可使用 Gas Tracker 查看當前的 Gas Fee 使用情況。

 

以太坊升級!

不管是等待交易時間變長還是 Gas fee 升高都嚴重影響到以太坊的使用體驗,因此急需進行擴容(就像是原本只有一條車道,另外加開三條車道來減少塞車狀況)升級來解決問題。於是從 2020 年開始,以太坊從 PoW 轉為 PoS,用質押以太幣的方式來創建新的區塊,除了交易速度變快、手續費降低,電力消耗也減少了 99.988%。

不過至今以太坊不只進行過一次升級,就跟 Windows 系統一樣,過一段時間就要維護更新。而每一次升級大家都會關心 Gas fee 的價錢是否能有效降低,畢竟以太坊的 Gas fee 是出了名的貴阿!

浪編第一次想領免費 NFT,結果發現 Gas fee 要付 43 美金相當於新台幣 1,370 元,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用說大部分情況下 NFT 還是要用錢來買,錢包不夠深的人真的無法按下同意鍵⋯⋯便宜的 Gas fee 才會讓使用者體驗升級,這是不變的定律!

智能合約公鏈是什麼?(上)|一文帶你認識第二代區塊鏈龍頭——以太坊!

那你可能會想,以太坊升級前的 Gas fee 如此高昂,難道沒有其他公鏈出現,就放任它一鏈獨大嗎?不,在以太坊升級期間,其他智能合約公鏈陸續現身,並在 2021 年開啟了一場「公鏈大戰」。到底公鏈大戰有哪些鏈參戰,且聽下回分解! 

下篇:
智能合約公鏈是什麼?(下)|群雄割據的公鏈大戰,誰才是最後贏家?


原文連結請點我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虛擬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