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級大師親傳弟子 「量價、時間、角度」一把抓 讓你勇敢追漲
理財周刊 2024-04-02 15:40
文.蔡武穆
股市跟練拳一樣,手把手教學進步最快,億級大師蕭明道另一個弟子林教授 (林易逵) 近日開班授課傳授量價心法,連老師都出來贊聲、拍手叫好,師生之間的對談,把量價關係簡單而深刻的描繪出來。
林教授說,股市是人生的縮影,自己的個性魯莽,往往顧前不顧後,一股腦兒往前衝,導致人生大起大落,經過技術分析的訓練,不但在股市中獲利,做人處事也有很大的進步,「交易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 量價關係 從供需原理來約束人性
談起徒弟,蕭明道不諱言,他的個性積極、勇敢、衝動,積極、勇敢是在股市很好的條件,但是他太躁進,常常 Show hand,就好像去泡溫泉,有人用手試水溫,他是直接跳下去,燙得滿身紅,經過五年的磨練,在錯誤中學習,才慢慢穩定下來。
林教授說,只要是人都有情緒波動,都有貪婪和恐懼,而量價關係就是在供需原理來約束人性,找出最好的進出場點。過去自己也曾因為貪心,該停利不停利,結果賺錢變虧錢,「量價讓我搞懂人性,搞懂自己」。
懷著發財夢,蕭明道大二時踏入股市,心想,一檔股票最高 300 元,最低 150 元,若從 150 元抱到 300 元,再從 300 元放空抱到 150 元,不出五年時間,就可以滾到上億資產,因而從供需原理歸納成為量價、時間、角度的技術分析,82 年開始在股市裡翻身。
* 供需原理 買方及賣方的思維
他說,量價結構講究波段,優點在於趨勢還沒發生時就看到趨勢,因為市場就只有兩種人,買方及賣方,力道強弱決定股價的上漲與下跌,只要學會量價結構,剩下的就只是心態上的調整和磨練。
供需原理,就是買方及賣方的思維,如果一樣東西,價格很高,你買不到,必須花更高價格才能買到,就是買盤往上追價,但如果市場認為這東西價值沒那麼高了,就降價求售,把商品換成現金,買賣之間就形成一個快速的波動行情。
* 成交量漲跌角度 看出市場的企圖心
相較於傳統技術分析,量價結構最大不同在於打破支撐、壓力的框架,林教授說,成交量就是鈔票,看好一檔股票,用鈔票換股票就是成交量的概念,成交量若起來,前波高的壓力不會是壓力。
他進一步說明,多頭行情是由成交量所衍生出來的,價格不會平白無故上漲,一定是有人拿鈔票進入市場追價,價格逐漸墊高,賣方也是如此,有人降價求售,價格才會下滑,形成空頭行情。
所以成交量是一個上漲或下跌的動能,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只要判斷動能在哪裡,就可以打破支撐壓力的限制。
這也可以解釋明明整理型態很漂亮,卻不攻擊的原因,蕭明道直言,整理型態就是量縮、均線收斂、價格波動不大,簡單來說,就是「沒有成交量」。
成交量是由鈔票堆出來的,可以看出市場對這檔股票的信心,而上漲或下跌的「角度」則可以看出市場的企圖心。
* 多空拔河 輸贏從角度見端倪
林教授說,市場是多方和空方在拔河,誰勝誰輸可以從角度看出端倪,上漲角度很陡,代表買方的企圖心強烈,高還有更高,相反的,若角度平緩代表多方的攻擊力道不強,隨時有反轉的危機。
「陡,是一個比較的觀念,跟前方上漲波段作比較,或跟前一波回檔波段作比較,就可以了解市場的企圖心如何。」
蕭明道接著說,一檔股票從 50 元漲到 100 元,漲了一倍,用一萬張股票來推升,接下來,100 元漲到 130 元,用二萬張推升,有人認為是突破前波高點,「在我看來,是主力出貨,因為這一波的角度比前一波角度來得緩,一堆人跑進去買股票,另一堆人則在賣股票,賣方贏了,一旦沒有推升力道,股價自然就會下跌。」
* 從量價結構看均線有三種功能
量價結構對於均線的認知跟市場有很大的不同,林教授解釋,均線的功能有三種:研判方向、助漲助跌、整理中預判量增攻擊時間點。
股價上漲遇到下壓的均線,只要有成交量進來,上漲波段無需擔心,若股價下跌遇到上揚的均線,如果成交量萎縮,股價還會再探底。
「均線最大的功能在於助漲和助跌」,他表示,扣抵值導致平均成本上揚或下彎,均線上揚會進一步牽動成交量增加,形成一波攻擊。
同時,「均線也可以預判即將發動的行情」,舉例來說,當產生助漲時,區間內放空的平均值提高,多數人認賠回補,導致成交量增加,就是利用扣抵值來預判量增的可能,提早知道下一波攻擊。
* 找成交量最大 再「剝洋蔥」找帶頭大哥
至於如何用量價、角度的觀念來選股?林教授說,既然成交量是由鈔票堆出來的,有人氣的股票,一定是成交量最大的股票,所以可以先從類股找起,哪個類股量增,代表鈔票在這個族群中,再用剝洋蔥的方法,進一步在類股中找帶頭大哥,就是成交量最多、角度最陡的那檔股票,代表主力在這裡的企圖心最強。
舉例來說,2021 年疫情間,受到塞港影響,航運股火熱,資金流向航運股帶動航運股一波上揚,當時長榮、陽明、萬海股價角度最陡,就是帶頭大哥,其他都是跟漲,股價表現較為弱勢。
* 大行情拆解成小行情 「看大作小」
另外,很多人不清楚週期層級的含意,週期層級分為 5 分 K、15 分 K、30 分 K、日 K、周 K,大行情是由小層級衍生出來的,週期層級如同放大鏡,把大行情拆解成小行情,在小的行情中做買賣的研判。
操作上以「看大作小」為原則,比方說,周 K 為多頭,15 分 K 為空頭,這時該不該進場?基本上,只要 15 分 K 轉為多頭,就是一個很好的上漲波段。
有些人只看小層級,買進的時候才知大層級為空頭,股價不漲反跌,「看大作小」就可以避開這樣的盲點。
* 學習技術分析 一年要賺一倍才及格!
蕭明道說,傳統的技術分析強調突破前波高點買進、跌破前波低點賣出,很多人這樣執行,結果造成虧損。再如,KD 指標顯示超賣,應該要買進,買了結果繼續破底,都是因為不了解量價結構所導致的缺失。
目前大盤漲到二萬點的高點,很多人還在找底部相對弱的股票,這些股票不會漲也不會跌,「我們要的是會漲的股票,所以勇敢追漲」,把量價、時間、角度結合在一起操作,不容易輸。
「學習技術分析,一年沒有賺一倍,都算是不及格」,蕭明道說,從交割單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心態,為何這點買,為何這點才賣,積極、保守、貪婪、畏怯… 清清楚楚浮現,林教授已經通過這一層考驗,所以才敢讓他上台授課。
來源:《理財周刊》1232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