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融創主動放棄收購佳兆業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房產訊息 原本早該出爐的2014年報,正在把佳兆業地產集團一步步逼入絕境。5月28日,融創中國發布公告表示,由於收購先決條件未能完成,決定放棄收購佳兆業股份。

公告顯示,由於《股份買賣協議》訂約方同意並相信不能在最終截止日期或以前達成本次收購所需先決條件,故已於2015年5月26日訂立《終止協議》。


訊息稱,融創和佳兆業是經過友好協商,雙方做出提前終止這一決定的。收購堅決的融創,在退出時同樣也十分火速,這符合孫宏斌說的,“再大的生意也是個生意,再小的買賣也是個買賣。”

業內人士認為,收購能夠進行的先決條件是:佳兆業所有債務違約全還清;或取得所有債權人對佳兆業的諒解既所有債權人跟佳兆業做出和解並取消訴前保全,佳兆業經營不良的因素得到消除。目前來看,上述條件在可預見期間內根本無法實現。

據業內人士觀察,事實上一直到目前為止,無論佳兆業,還是佳兆業債權人,雙方皆沒有“相向而行”的跡象。即便融創為此進行了最大努力,佳兆業與其債權人之間的冰凍態勢仍難緩解。

而令事項寸步難行的重要原因即是,佳兆業2014年報遲遲未能出爐。分析人士表示,這或許讓融創以為,佳兆業的資產價值與公司簽署股份買賣協議時的預期有較大的差距。

此前,佳兆業原本計劃於3月23日披露的年度業績報告被推遲到3月31日,隨后不斷被推遲,一直現在都沒未能出具。

遲遲無法披露的財務數據,讓其隱藏背后的財務問題逐步受到市場人士關注。

佳兆業2014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其計息債務總額約為300億,但在該公司今年2月的一則公告中,該數據變為了650億,增加額度高達350億。排除去年下半年該公司正常的新增貸款外,超過200億的債務為重新審計暴露出來。”暴增的巨額債務,意味著佳兆業的資產價值與融創簽署股份買賣協議時的預期有較大的差距,這種意外資產貶值是收購方非常謹慎的原因。”分析人士稱。

事實上,佳兆業面臨諸多問題需要盡快解決,並且郭英成回歸之后讓局面更加復雜;這些復雜的情況如果能夠解決也需要更長的時間。隨著時間的延長,佳兆業的投資價值將會受到更大的負面影響。

對於半年時間內前后兩次審計報告產生這么大的債務差額,有財務方面的專業人士分析認為,債權人集體追訴是其隱藏債務曝光的主要原因。

有分析人士認為,佳兆業此前在預收賬款等科目上隱藏了大量債務的同時,還憑借評估增值等會計手法虛增利潤,導致去年利潤大幅下降甚至出現虧損。

就交易本身來看,佳兆業的審計報告遲遲不出來,聯交所對融創申請股東通函中缺少佳兆業2014年審計報告這個要點的豁免、審批過程非常復雜,據悉目前連豁免也還沒有獲取到。即使這樣一件“小事”都需要后續更長的時間才能解決,面對整個龐雜的收購事項,融創選擇了果斷終止。

這是佳兆業成為融創中國“棄子”的直接原因。沒有這份審計報告,收購事項過不了融創股東大會。實際上,不管是佳兆業大股東郭氏兄弟,還是融創孫宏斌,交易雙方誰都繞不開這份必須而又難產的審計報告。

這起收購源於2015年1月,香港聯交所的股權披露資訊顯示,融創於1月30日按平均每股1.8港元收購佳兆業的49.25%股權,涉資逾45.5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36.6億元,這是融創收購郭氏家族股份的一個開端。

2月2日,融創、佳兆業分別發公告,融創擬以23.75億元收購佳兆業集團上海(樓盤)榮灣、清灣、贏灣、誠灣等四項目。

3月17日晚間,佳兆業發布預虧公告稱,集團在2014年虧損,但具體虧損情況有待進一步審核。此前有市場人士曾預測,該集團可獲得超過30億虧損。

在今年3月融創中國2014年度的業績會上,董事會主席孫宏斌公開表示,收購成功的可能性比以前更低,最多只有50%。這被視為是有可能棄購佳兆業的信號。

“融創在收購佳兆業的過程中,有5個重要的先決條件,這是房企在收購中的一個自我保護。”市場分析人士認為。

在5月28日的公告中,融創保障自身利益的要點也得以明晰,由於交易是提前終止,賣方沒有充足的準備,金額也比較大,賣方需要時間做資金安排,因此《終止協議》載明,在融創前期已付款項收回前,佳兆業7億股股份采取第三方托管方式,此外郭英成提供個人資產擔保。

對於各方關注的有關上海四個項目的交易問題,“按照基本商業規則來說,上海四個項目的交易仍然有效,但可能由於股權被銀行鎖定,交割暫時沒有完成,在這方面相信融創和佳兆業、銀行應該也在正常溝通、推動中。”有知悉內情人士表示。

根據《終止協議》,賣方必須將預付款退回要約方,融創已經支付的大約23.25 億港元的首批預付款及第二批預付款,將分兩批收回。第一筆11.625億港元將在29日由賣房退還,而第二筆的退還截止日期為今年12月28日前。

今年3月24日,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在當日於香港舉辦的發布會總結稱,對於去年以來的融綠事件以及收購佳兆業事件,該放棄的事情要放棄,再大的買賣也僅是買賣,不會為一單生意去讓公司承擔風險。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