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工業技術與資訊〉秉持科學精神 樹立治癌國際準則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2023-11-04 09:0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

撰文/林玉圓

作為國際胃癌權威,吳明賢在胃癌防治上取得獨步全球的進展,獲得世界衛生組織認可;新冠疫情嚴峻之際,吳明賢接下台大醫院院長,以細膩內外溝通與冷靜頭腦,帶領醫護度過抗疫艱困時刻;面對精準醫療與成功老化趨勢,吳明賢也在台大醫院推動智慧與尖端醫療,以科技結合人本精神,樹立國際醫療典範。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是來自嘉義的樸實子弟,從小熱愛閱讀,進入醫學院之後,獨鍾內科領域。「內科是所有臨床醫學的基礎,它的範圍非常廣,而且會隨著科學的進步,不斷有新的發現,可說是最有挑戰性、也最能達到醫生的願望:解決病人的問題,」吳明賢表示。

獨鍾內科 熱愛挑戰與困難

從內科進一步投入胃腸的次專科,吳明賢坦言,是受到老師們的啟發。他擔任菜鳥實習醫生時,看到主治醫生視病猶親,深受感動,尤其消化內科的病人狀況,最難處理,例如當時無藥可醫、只能控制的肝癌、肝炎、肝硬化、或者無法痊癒的消化性潰瘍。

但愈是困難,愈引發吳明賢的興趣與鬥志,他決定選擇消化內科作為自己的專業,「經過這麼多年,即使到現在,我還是樂此不疲!」吳明賢說,1990 年代,臺灣最常見的癌症,不是大腸癌或肝癌,而是胃癌,高居十大死因的第三名;攻讀博士時,他即鎖定胃癌研究,常常泡在胃鏡室做研究的他,幾乎天天都會發現新的胃癌個案。

馬祖胃癌研究成國際胃癌防治準則

吳明賢還記得,念博士班即以胃癌為研究題目,林肇堂教授提起:「當時有位門診護理師是馬祖人,她建議我們:『要研究胃癌,馬祖病例最多,去那裡就對了!』」從此開啟了吳明賢奮力攻克胃癌的奮鬥歷程。吳明賢說,以往胃癌被認為是難以治療的疾病,病因是胃酸異常、胃炎或潰瘍;但在 1994 年,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除了潰瘍之外,幽門螺旋桿菌可能是胃癌的主因之一。

「這是一個重大發現,如果幽門螺旋桿菌真的是病因,那就代表胃癌是傳染性疾病,是可治療、甚至可預防的,不再是不治之症。」2005 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給了發現幽門螺旋桿菌的兩位科學家,等於認同胃癌是細菌感染所導致,可惜的是,國際間還沒有臨床上鐵錚錚的實證。

吳明賢進一步解釋,臨床的困難度在於,胃癌研究必須取得足夠樣本數,必須找到高發生率地區,且胃癌發生率的變化,觀察時間必須長達 10 年以上。護理師的建議,鼓勵吳明賢啟動「馬祖計畫」,進行全島的幽門螺旋桿菌篩檢,並給予抗生素治療。

投生素治療有成 馬祖胃癌發生降三成

「馬祖計畫」的前 5 年,透過抗生素治療,團隊便觀察到消化性潰瘍減少 7 成,已經具有臨床意義,但是在胃癌的治療上尚無統計上的差別。一直到第 12 年,胃癌的發生率下降 5 成,才真正有了鐵證。

2020 年,「馬祖計畫」實施 14 年後,該防治胃癌的經驗,登上國際知名醫學期刊《Gut》,為全球樹立了胃癌防治準則。「這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馬祖具備了三大條件:高發生率、樣本數足夠、全島配合治療,因此讓我們做出了世界一流的研究,」吳明賢說。

因為掌握了病因,胃癌也從臺灣十大死因的第三名,逐年降到了第八名,因此延伸出來的篩檢商機,也扶持了國內生醫產業的發展。例如臺大醫學院與本土生技公司共同開發幽門桿菌糞便抗原篩檢,取代以往價格昂貴的吹氣篩檢,成本更低、準確率達 9 成以上,讓臺灣生技業行銷國際,對國產化貢獻不小。

上醫醫國 臺大的「胡椒鹽」原則

馬祖經驗讓吳明賢領悟到「上醫醫國、下醫醫病」的道理,疾病的預防遠勝於治療,像幽門螺旋桿菌這樣的醫學突破,比在門診裡看病能造福更多人。「我常想起前臺大醫學院院長陳定信所說的:醫生再會看病,影響的病人畢竟有限;若在研究上有所突破,就能讓更多醫生用你的方法去解救病人。」

這也是為什麼,台大醫院奉行「胡(服)椒(教)鹽(研)」原則,醫生必須兼顧服務(看診)、教學與研究三大工作。吳明賢說,診療的工作固然重要,但很多臨床上沒能解決的問題,做基礎研究才能釐清,再透過教學傳承給更多醫生。「我們常說 『From Bench to Bedside』,就是要從臨床走進實驗室、再把解方帶回到臨床。」吳明賢說,「我們希望,除了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臺大也要培養未來會看病的醫生、可以解決問題的醫生。」

以冷靜與勇氣 帶領台大醫院安度疫情

吳明賢在 2020 年,新冠疫情期間接任院長。國內疫情起起伏伏,一拖就是 3 年,回顧帶領台大醫院的防疫過程,有 3 點很重要:一是正確訊息的溝通、二是給予同仁足夠的裝備、三是作戰的策略和方向。在疫情最高峰時,他每天給同仁寫信,安定軍心,也提供國內外最新的疫情資訊;在社區感染爆發時,他緊急跟衛福部協調,加開專責病房,以免台大醫院因量能不足而淪陷;更與國內外感染科專家密切討論,擬定正確的防疫方向。

「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先寫一篇心經,靜下來之後才能有冷靜的頭腦和足夠的勇氣,」吳明賢說。台大醫院是臺灣醫界的指標,吳明賢又是這個指標醫院的領導者,台大醫院安度疫情、抗疫成功,不只具有安定臺灣民心的功能,也讓臺灣抗疫在國際享有盛名。

醫界應從疾病醫學走向健康醫學

篤信預防勝於治療的吳明賢,現正積極推動台大醫院的智慧醫療與尖端醫療,結合數位與尖端科技,改善國人的整體健康。他認為,醫界應從「疾病的醫學」走向「健康的醫學」,提升民眾健康識能,協助國民達到健康老化、成功老化的目標。吳明賢進一步補充,「醫界在生醫產業是上游也是下游,而工研院擁有大量優秀人才,若雙方能攜手從選題到應用,必能繼生醫產業之後,再造護國神山。」

行醫 30 載,「敬天愛人」是影響吳明賢最深的一句話,這句話出自日本明治維新三傑的西鄉隆盛,也是日本京瓷創辦人稻盛和夫的座右銘。吳明賢由衷相信,「萬物唯心、熱愛工作、肩負使命感、才能樂此不疲。」這位以人本精神行醫、以科學精神突破創新的醫療工作者,在基礎研究、臨床實證及經營管理上,都樹立了典範。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78 期 2023 年 10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