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基金

換人呼風喚雨!Fed恐不再主導全球利率 被中國取代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圖:AFP)
(圖:AFP)

近期全球公債殖利率猛升,引發交易員恐慌,部分受到美國聯準會 (Fed) 預料即將緊縮貨幣政策的影響。但英國牛津大學商學院旗下研究公司牛津經濟 (Oxford Economics) 指出,有個意想不到的救援者,可能會限制 Fed 升息帶來的衝擊──那就是中國。


《彭博社》專欄記者 William Pesek 週日 (17 日) 報導,牛津經濟認為,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正開始超越美國,在設定全球利率方面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中國將不再只是全球最大貿易國及持有最多外匯儲備的國家,其對於全球債券市場的影響力也正開始超越美國聯準會 (Fed)。

牛津經濟經濟學家 Adam Slater 假設 3 個全然不同的中國經濟發情況,並將可能的結果數據化。這 3 個情況分別是:中國成長速度在控制之下逐漸減緩、經濟成長急速走軟的「硬著陸」,以及成長率突然加速重返 8% 的範圍。

在第一種情況下,這也是 Slater 認為發生機率有 55% 的最可能情況,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將降至 6.6%,至 2020 年再減緩至 5.3%。而形成情況的因素,包括中國人口老化、都市化速度緩慢以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努力提振國內消費。

Slater 認為,若按照這個劇本走,全球市場並不會出現劇烈動盪,因為即便 Fed 在 (今年) 9 月開始升息,中國帶來的調和助力將限制債市所受到的衝擊,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最多只會從目前的 2.2% 至明年底上升到 2.9%。

若是發生第二種情況,牛津經濟估計機率有 30%,則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至明年底恐怕會跌到 1.7%。至於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Slater 猜測可能會是中國房市出現嚴峻的修正,加上重工業的一些部分爆發嚴重問題,導致銀行業出現嚴重呆帳問題,屆時將因為許多企業財務槓桿高,使得中國信貸供需雙雙銳減。

這樣的發展將帶來廣泛及強大的衝擊:中國房市至少會再萎縮 10%,中國地方政府財務也會更劇烈惡化,接著外國直接投資會銳減,中國銀行業的逾放款也會飆高。屆時從紐約、法蘭克福到新加坡的股市都可能下挫,全球經濟成長率在 2015 及 2016 年都將只剩 2.1%,而非原本預期的分別為 2.7% 及 3%。

而這也將影響到全球主要國家央行的行事計畫。Fed 可能不再那麼傾向升息,歐洲央行 (ECB) 則可能維持零利率直到 2020 年,而日本公債的殖利率也可能停留在 0% 直到 2017 年。

至於第三種情況,Slater 認為發生機率只有 15%,中國當局能夠快速解決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且不會遭遇痛苦。若中國經濟意外走強,全球貿易及經濟成長也會擴張,屆時全球公債殖利率將加速上升,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至 2020 年可能會漲到 4.8%,德國公債殖利率更可能由目前的 0.6% 飆上 2.3%。

但這之所以最不可能成真,因為中國經濟仍未見成長加速的跡象,最近的放款及投資數據甚至顯示相反的發展:固定資產投資創接近 15 年來最低水準。更甚者,中國內部的債務違約風險大增,因國內信貸自 2009 年以來暴漲 20 兆美元,導致許多債務人負債過重。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