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鑑歷史 分析師:希臘脫離債務危機 唯有脫歐一途
鉅亨網編譯林鼎為 綜合外電
希臘與國際債權人曠日廢時的談判,增添市場的不確定。 (圖:AFP)
媒體《CNBC》報導,隨著希臘金融狀況的不確定性對全球市場形成負擔,德國商業銀行 (Commerzbank) 新興市場研究主管 Simon Quijano-Evans 週三 (20日) 則向媒體表示,過去新興市場曾發生過的危機,成為希臘的前車之鑑。
Quijano-Evans 表示,擔憂希臘債務出現違約的人士,應回頭看看過去曾發生的例子,包括 2008 年的拉脫維亞、2001 年的土耳其、1999 年的阿根廷,以及 1997 年的泰國。不過,Quijano-Evans 指出,相較這些國家層面臨違約的處境,希臘目前的窘境更是嚴峻。
Quijano-Evans 在上週 1 份報告指出,「相較於其他新興市場,希臘承擔著更為痛苦的經改措施,其債務占 GDP 比例來到難以忍受的 175%,實質 GDP 也無法促使經濟復甦,擠兌現象頻仍,而失業率高升也不見消解趨勢。」
Quijano-Evans 也指出,希臘目前也無法降低債務占 GDP 的比例,唯一個解脫的出口,恐怕是脫離歐元區。Quijano-Evans 向媒體表示,一旦達到某種程度,希臘便無法再撐下去;「希臘無法達到基本盈餘目標達 GDP 4.5%,以降低債務占 GDP 的比例。這便是希臘民眾數月前想要告訴我們的,也是市場現在才告訴我們的事實。」
市場對希臘是否能避免破產或違約,存有相當大的憂慮,而希臘此刻仍與國際債權人糾纏於「改革交換援助」的談判;若雙方能取得協議,將為希臘提供重要的 72 億歐元 (約合 80 億美元) 金援,但目前看起來,這談判還有段路要走。
不過,據《路透社》報導,歐盟經濟事務執委 Pierre Moscovici 週三表示,接下來幾週達成協議係「可行的」;但雙邊在退休金與勞動市場改革上面仍存有鴻溝有待協調。
同時,希臘資金已瀕臨用罄邊緣,恐已無力支付 6 月份國內薪資及退休金,也不足以向國際貨幣基金 (IMF) 及歐洲央行 (ECB) 進行債償。
Quijano-Evans 在報告中指出,歸納過去的歷史經驗,國家若欠缺大量的基本盈餘或彈性的匯率,在債務問題上通常面臨違約或債務扣減的風險。
不過,希臘的國際債權人已拒絕接受削債的可能性,並堅持希臘須實施改革,才有可能取得更多金融援助。畢竟,希臘業已取得 2 次紓困貸款,金額高達 2400 億歐元。
Quijano-Evans 向媒體表示,希臘是否續留歐元區目前取決於「政治決定」,且近期便須作出這項決定。
Quijano-Evans 指出,脫離歐元區將使希臘有機會對其他貨幣貶值,如 2002 年阿根廷將披索與美元脫鉤,藉此重拾競爭力並刺激經濟成長。
Quijano-Evans 在報告中指出,「持續冗長的談判,以及國內負面情緒的蔓延,對任何復甦的可能都形成阻礙」,此外,「尤其是若希臘脫歐後,並無法從自主貨幣得到明顯的動力,係因過去 1 年歐元已現貶值趨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