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交易成企業熱議話題 留意交易法律風險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 2023-08-16 17:35
台灣碳權交易所掛牌成立,碳權交易躍升為企業經營熱門議題,但近期傳出獲知名驗證機構 Verra 驗證之碳權有造假疑慮。KPMG 表示,建議交易平台及參與交易的企業須增加對碳權交易國際實務及法律議題認識,在了解相關風險,並在交易文件進行適當安排。
碳權交易所主要營業項目包括: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買賣、及碳顧問諮詢和教育宣導等,但近期國際間傳出經知名驗證機構 Verra 驗證之碳權,有造假疑慮。
KPMG 安侯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莊植寧表示,為活絡國內碳權交易,建構可長可久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交易市場,除尚待相關子法確立碳權取得及交易等細部規範外,建議交易平台及參與交易的企業要增加對碳權交易國際實務及相關法律議題之認識,瞭解相關風險,於交易文件進行適當安排。
莊植寧說,目前全球的碳權交易主要分為「強制性市場」及「自願性市場」兩類,前者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 (EU ETS) 為代表,以各會員國核配之 allowance 交易為主要架構。
我國依《氣候變遷因應法》先推動自願減量額度交易,這些因執行環保署 (即將升格為環境部) 核准的自願減量專案而取得之減量額度,等相關子法完備後,主要會透過台灣碳權交易所出售予有抵減需求的業者。
台灣碳權交易所擬與國際認證機構簽約,引進國外自願市場之碳信用額度,以協助國內企業取得國外碳權。
莊植寧說,這些自願性碳權的品質如何、是否真正具備減碳效益,就肩負碳揭露義務,並對股東、利害關係人、消費者、下游客戶等負有法律責任的企業而言,已是不容妥協的課題。
莊植寧指出,碳權交易不像證券買賣為一次性交易,在以專案為基礎的碳權買賣中,雙方契約關係可能持續數年甚至十幾年,因此過程中如何監督、驗證專案執行成效,一旦碳權品質不佳時如何填補買方損失,亦有賴專業服務及完善規劃,以避免日後交易紛爭。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