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揭秘:創可貼可致手指壞死截肢?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5-07 13:01
流言:據報導,本月4日蘇州一家醫院收治了一名4歲女童雯雯,在送醫是發現雯雯的左手中指末節發黑,已經壞死多日,需要進行截肢手術來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報導指出,雯雯的手指壞死,是因為受傷后,貼了張創可貼所致。創可貼真有這樣的隱患麼?
真相:【百度知道提供】我們來看看報導中的描寫:“大約10天前,雯雯左手中指末端受傷,當時就用了一張創可貼包扎了一下。后來,擔心創可貼松掉脫落,雯雯就自己又用布條將手指上 的創可貼包扎了起來。”,而后兩者,才可能是造成雯雯中指截肢的真兇。
那麼,為何貼了一張小小的創可貼會導致手指截肢這樣嚴重的后果呢?在平時的生活中,如何安全、正確的使用創可貼呢?
這則新聞公佈后,引得大家紛紛表示“創可貼真可怕”。但其實仔細分析一下報導可以發現,創可貼在這一事件中只是“躺槍”,而“主凶”則另有其物。
我們來看看報導中的描寫:“大約10天前,雯雯左手中指末端受傷,當時就用了一張創可貼包扎了一下。后來,擔心創可貼松掉脫落,雯雯就自己又用布條將手指上 的創可貼包扎了起來。”此外雯雯的奶奶在事后也表示“為防止布條松掉脫落,雯雯又在布條上,用牛皮筋進行纏裹。”可見,除了直接接觸皮膚的創可貼外,雯雯 的手指上至少還捆扎上了一根布條和牛皮筋,而后兩者,更可能是造成雯雯中指截肢的真兇。
對於創可貼來,其主要結構是一節具有粘性的膠布, 膠布的粘性是其附在皮膚和創面上的主要因素。同時由於創可貼寬度較大,因此對皮膚的壓強較小,雖然過度纏緊會造成血流不暢,但很難繃緊到使得組織缺血甚 至壞死的程度。而對於布條和牛皮筋來就不同了:由於二者不具有粘性,因此需要依靠緊扎時生的足夠大的摩擦力才不至於滑脫,這就意味這需要將布條或皮筋 緊緊的扎住。而由於布條較細,壓迫面積小,因此同樣的捆扎力下對皮膚壓強更大;而牛皮筋由於具有很強的彈性,因此捆扎是生的壓迫更為嚴重。在這一事件 中,雯雯是為了防止創可貼送掉而捆扎的布條,而橡皮筋則又是防止布條滑落纏上的,由此可見創可貼本身纏繞的並不緊實。因此,造成雯雯手指壞死的元兇,並 不是創可貼,而是布條和牛皮筋。而牛皮筋,則又是主凶中的主凶。
注意防範兒童捆扎傷
雯雯 的遭遇,實際上屬於一種捆扎傷。所謂捆扎傷,指的是由於肢体受到過度捆扎,使得遠端肢体內供血減少,組織由於得不到足夠的氧氣供應而發生缺血性壞死所造成 的損傷。對於兒童來,捆扎傷是一個較為常見的意外傷害,並時常造成截肢等嚴重的后果。而牛皮筋等彈性繩索,是造成兒童捆扎傷的主要物品。事實上,近幾年 中兒童由於皮筋造成的捆扎傷屢次被媒體報導。這些捆扎傷中,一些是兒童由於貪玩將皮筋不慎套在肢体上造成,另有一些則是家長為了捆扎諸如衣物、手套等為兒 童套上的。
皮筋彈性較強,而為了起到扎緊的目的,通常會纏繞數圈,因此皮筋會強烈的壓緊肢体,進而壓迫血管,減少肢端血流。由於捆扎傷發生 初期,肢体末端只會感覺到一定脹痛,並不會感覺到劇烈的疼痛,而當肢体末端開始壞死時,脹痛感反而會減弱,因此兒童較少發生哭鬧等能夠引起大人注意的表 現。此外,兒童的表達能力不強,也會使得大人忽視捆扎傷的存在。因此,兒童發生捆扎傷常常是發生十余小時甚至數天后才被發現,而此時肢端已經嚴重壞死,無 法保留,只有截肢處理了。
因此,為了防止兒童捆扎傷的出現,家長應注意幾點。首先,應該避免讓兒童隨意玩耍橡皮筋,避免意外捆扎。其次,對 兒童選擇合適的衣物,從而避免需要捆扎的情形發生。第三,如果需要捆扎,應盡量選用無彈性的材料進行捆扎,如布條、魔術貼等,捆扎時不宜過緊,以能塞入一 個指頭的鬆緊為限。最后,如果進行了捆扎,應經常查看,在不需要繼續捆扎時要及時卸去。如果發現異常要及時送醫處理,避免發生截肢等嚴重后果。
如何正確使用創可貼?
當然,雖然在這一事件中創可貼並非導致雯雯被截肢的原因,但如果正確的使用創可貼,這一悲劇也有可能被避免。那麼,我們應怎麼做呢?
創可貼的本質是附有一小塊含抗菌物質紗布的膠布,其主要作用是穩定附在創面上,並牽拉傷口,使得傷口保持封閉狀態,此外防止灰塵、水等的沾染,同時提供一 定的抗菌作用。創可貼的應用範圍是一些沒有傷到肌層、出血不多而又無需縫合的小傷口,如輕微割傷、刺傷等,作為一種快速處理手段存在。而對於深度刺傷、潰 爛傷等,則不宜使用創可貼,否則可能造成厭氧的破傷風感染或潰爛加劇。
創可貼主要依靠粘性粘貼附在皮膚上,因此在傷口包扎時不不需要用力牽 拉來扎緊。盡管創可貼通常不會造成肢端的嚴重缺血,但過緊的包扎並不利於傷口的愈合。在包扎后,由於人體皮膚排汗、油脂分泌等,會造成粘性下降、創可貼易 於脫落的現象。出現這一現象,后不應採用捆扎的方式繼續固定,而是換用新的創可貼。對於兒童由於手指較細而造成易於滑脫的現象,可採用斜向粘貼的方式代替 環式粘貼,以充分貼附在皮膚上。
此外,在這一事件中,使用創可貼后沒有意識到創可貼一定時間后需要更換,也是錯過及時發現肢端壞死的重要因素。通常而言,用創可貼包扎傷口24小時內就需要進行更換,而如果傷口已不在出血,則可不再使用創可貼,只要保持創面清潔、乾燥即可。創可貼長時間貼附在 創面上,反而會導致創傷部位過於濕潤,為細菌滋生和感染髮生創造了條件,反而失去了創可貼使用的意義。
總之,創可貼不是“萬能貼”,需要合理使用、及時更換。而安全、正確的使用方式,不僅有利於傷口的愈合,也能避免開頭所述的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本文由百度知道日報供稿 作者:fengfeixue0219 植物分子生物學博士)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