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熱潮引爆漲勢,非因缺電效應!專家觀點:留意充電樁股比價效應
鉅亨研報 2023-04-17 14:57
台灣市場隨電動車數增加,以及裕隆與和泰集團明年起將大量導入電動車,目前已有多家電動車充電樁業者投入,成為電動車時代大流行前的重要商機。
鴻光投顧執行長張志誠指出,台灣從數年前最早導入電動車的特斯拉,在信義計畫區的百貨公司落下據點後,印象中當時調查高速充電樁全台僅約設立 6 座,且電動車充電車位在寸土寸金的 101 商場下,常常空出的車位就非電動車位莫屬,時至今日,幾乎各大百貨商場的停車位都看的到 BMW、保時捷、奧迪等公司合作設立的充電樁,這一點除了是台灣政策上對於電動車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台灣電動車買家意願大幅成長,從 2018 年台灣車市統計僅約一年賣出 850 輛純電汽車,到 2021 年純電汽車一年已可賣出 7276 輛,2022 年純電汽車銷量更進一步達到 16120 輛,投資人可從近幾年數據成長百分比發現,電動車銷量成長伴隨著充電樁後續的建置,不會只是預期,而是必要且必須要做的事。
再者根據 PRESENDENCE RESEARCH 研究機構估計,2022 年全球電動汽車充電站,市場規模達 465.4 億美元 (約台幣 1.4 兆元),預計到 2030 年將超過 4173.5 億美元 (約台幣 12.5 兆元),2022 年~2030 年,預計年複合成長率達 31.5%。
台灣主要充電樁概念股 首季飆漲
鴻光投顧執行長張志誠說明,專業機構統計的年複合成長率雖已達 31.5%,但恐怕還少一項重要的升級統計,觀察電動車充電樁 5 年以上的產品,從最早期高速直流充電站,除特斯拉、保時捷在其銷售中心建置外,目前華城 (1519-TW) 的 EVALUE、中興電 (1513-TW) 投資的 iCharging、飛宏 (2457-TW) 的合作夥伴 U-POWER、還有較慢跟進士電 (1503-TW) 的 Gochabar 品牌,都為了台灣已定下 2025 年結合中央與地方力量,公有停車場、大賣場、加油站、台鐵高鐵站大量建置公共充電樁,統計慢充 7200 個、快充 600 個,合計兩者總數要達 7800 座等。以上短期的即時商機,領先反應在股市上,就成為相關公司股價在今年第一季特殊的噴出現象,截至 4 月 14 日前,中興電 (1513-TW)、華城(1519-TW) 兩家公司股價,已再度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士電 (1503-TW) 創下 1992 年來的新高、飛宏 (2457-TW) 則創下 2003 年來的新高紀錄,投資人若對於相關公司有投資想法的話,最佳策略是沿股價上升趨勢線,有回測時抓時機點切入。
外資單周爆買電機股 本益比看俏
此外,鴻光投顧執行長張志誠認為,高速充電樁要快速建置有其時間難度,但中高速充電樁的需求,必然在慢速交流電充電樁進化中大幅提升,近期亞力 (1514-TW) 宣布自主研發的直流 160KW 充電樁,提供給電動車充電樁運營商,此方向有可能是充電樁運營商可加速布建的關鍵之一。
亞力 (1514-TW) 去年第 4 季 EPS 僅 0.45 元,但因近期股價波動而提前自結,3 月財報獲利 1.16 億元台幣,單月每股 EPS 就達 0.49 元,股價本益比相對中興電 (1513-TW)、士電(1503-TW)、飛宏(2457-TW) 等充電樁廠商,已揭露其獲利能力,亞力已在族群中具有比價空間,而上周外資連續 4 天買超 15997 張,在族群中買超最積極,顯見期待。
電動車勢在心行 台廠挑戰後發先至
世界經濟論壇 (WEF) 研究預估,2040 年全球電動車將銷售達 5 億台,應配套建置的充電樁至少要 2.9 億座,相當每賣 2 台電動車,要搭配一座充電樁。全球充電樁投資金額預計將高達 5 千億美元(約台幣 15 兆元),未來全球電動車市場規模預期高達 6 兆美元(約台幣 180 兆元),比台灣科技產業擅長的半導體、電腦、手機等產業產值多出 10 倍,整體電動車巿場涉及的充電樁、充電器、網通、電能控制元件,都是台灣科技業界擅長的領域,半導體、手機等消費性電子,或許仍會因全球通膨因素而延遲本來的換機更新速度,故各國政府 2023 年除中國的新能源車 3 月開始補貼新政策外,美國電動車補助政策也將從 2023 年 4 月 18 日開啟,日本東京的充電樁政策更要求 2025 年後,所有新建公寓大樓都需建置,投資人未來研究供應鏈時,也要留意台廠在海外的布局,電動車車規產品能拿到認證的公司,等於是創造轉型成長契機的另一個「藍海」。
張志誠分析師簡歷:
現任鴻光投顧執行長
曾任萬寶投顧投資長、摩爾投顧分析師
96 年證券投資分析師合格證照
張志誠分析師 LINE(ID: @morehappy1688)
張志誠分析師 YOUTUBE 影音頻道
張志誠分析師 TELEGRAM 頻道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偏強機會股
#指標剛突破
#上升三紅K
#長紅K線突破盤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