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婦團籲「生產風險補償條例」立法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5-05 15:16


「生產不是疾病」,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等團體,今天(5號)召開記者會,呼籲將試辦三年的「生產風險補償條例」立法。婦團強調生產與疾病本質不同,是國家風險,不應該將生產風險併同《醫糾法》,讓婦女生產補償一起卡關。

(黃仲丘報導)


《醫糾法》,遭受醫界強烈反彈,外界預期近期內可能無法順利通過。但是原本打算納入醫糾法立法的「生產風險補償條例」,可能因為《醫糾法》連帶卡關。

「生產風險補償條例」已經試辦三年,並且順利減少7成需要訴訟必須進行醫療鑑定案件。但是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指出,由於只是試辦計畫,只有加入計劃的院所能夠獲得補償,另外由於補償費來源來自醫發基金,主動權再醫院,也受到許多質疑。

黃閔照說:「它是一個試辦計畫,必須要有醫療院所加入,他才可能去申請到這個補償,所以今天萬一生在家裡面,它在外面出問題的話,事實上這個機制是沒辦法補償的。第二個就是說,因未它是一個試辦計畫,它的來源是屬於醫發基金,病人必須透過醫院,來把這個錢給病人,所以也會受到很多的質疑。」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也指出,試辦計畫的事故審議會,由於只作「與生產有關」的給付認定,不作過失認定或鑑定。因此無法改善醫療品質。

婦聯會理事長楊芳婉強調,由於生產不是疾病,是國家風險,必須由國家負責,不應該併入醫糾法。黃閔照表示,「生產風險補償條例」三年來補償總金額大約是一億7000萬元。相較於補償涵蓋範圍龐大的《醫糾法》,預算可預期性也較高。黃淑英表示,三年來試辦結果良好,就應該直接立法,不要再試辦下去,呼籲在本屆會期能夠完成立法。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