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觀察組織:沙特聯軍疑用集束彈炸叛軍 危害當地居民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5-04 10:13
4月中在葉門北部找到的集束炸彈彈殼。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人權觀察組織周日(3日)發表報告,指出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聯軍,可能在對付葉門什葉派叛軍的空襲使用集束炸彈,危害當地居民。
《星島日報》報導,人權觀察組織周日在官網發表聲明,引用照片、影片及目擊者的證詞,證明聯軍空襲葉門西北部薩達省的最後幾周中使用集束炸彈。數據顯示炸彈落在居民點附近,登陸範圍遍及600米人口密集地區,「擊中數十座建築物及四至六個村落」。
人權觀察組織武器部主任古斯說:「這些武器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該使用,沙特及其他聯軍成員國,以及作為武器供應者的美國,藐視因該炸彈對平民的長期危險性而禁用的國際標準。」
集束炸彈是把許多小型炸彈裝在一起或連續投擲的炸彈,又稱子母炸彈,用於攻擊集群坦克裝甲戰鬥車輛、部隊集結地等集群目標,或機場跑道等大面積目標,具有較強殺傷能力。子炸彈可散布在廣大地區,並不一定立即爆炸,就像地雷一樣,有可能在衝突結束之後才炸死平民或導致他們殘障。
全球多國2008年草擬《集束彈藥公約》,2010年正式生效,116個國家同意禁用集束炸彈,然而沙特、美國和葉門並未簽署公約。
據葉門衞生部和內政部統計,自3月下旬以來,葉門國內戰事和沙特等國的空襲行動,已導致超過1000人死亡、3000人受傷。
由於許多地方政府已經癱瘓,無法統計死傷人數,實際傷亡人數可能更多。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