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主筆室〉人民銀行企圖心不言可喻!
鉅亨網總主筆 邱志昌博士
壹、前言
中國人民銀行,自2015年4月19日起,開始使用寬鬆貨幣政策,對中國股市的短線空頭,投機狙擊行為做出強力反擊。在2015年4月19日之前,人民銀行會針對經濟成長趨緩,做出一系列不定期的寬鬆貨幣政策;但在此之後,寬鬆貨幣政策的優先順序已經有所轉變;股市的穩定凌駕於經濟成長趨緩之上。這是自2014年7月以來,人民銀行首次對股市空頭、短線狙擊行為開炮。自 1989年至2013年,中國經濟發展最大商機在於產業發展;但在2010年勞動基準法出檯,至目前工資已高、及市場經濟已蓬勃發展下,中國未來幾十年總體經發展最大商機轉在股市、與貨幣金融市場。
貳、人行寬鬆針對性,419開始由「經濟着陸」轉向「金融穩定」!
2015年4月19日傍晚,中國人民銀行突然宣佈,「降準」寬鬆貨幣政策。人民銀行自4月20日起,降低中國所有金融機構存款準備率。此一寬鬆貨幣政策,是2008年11月全球金融風暴後,迄今最大規模的寬鬆政策;預估將釋放出約1.3至1.5兆人民幣資金。中國人民銀行在2008年11月,全球金融風暴最嚴肅時候,也曾經大幅調降存款準備率,全面降低各類金融機構1%存款準備率,並且還調降存與貸款的利率達1.08%。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2015年4月15日對外記者會中曾明確提及,中國不會以貨幣貶值刺激經濟成長。人民銀行周小川行長,也於2015年4月18日,在華府出席國際貨幣基金(以下皆稱:IMF)春季會議中說,人民幣的存款準備率與利率,多有再往下調降的充足空間;但非必要則可不用。這些話多言猶在耳,但人民銀行卻仍在4月19日(周日)下午,突然宣佈調降,各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率1%;並對中國農民銀行調降2%人民幣存準率,、謂的「定向降準」,對特定弱勢產業再特別寬鬆。
自人民銀行政策宣佈迄今,專業投資機構已經估計出,此次人民銀行寬鬆貨幣政策,將會釋出近1.3兆人民幣以上資金。投資機構對此次降準意義解讀是,這是自2008年以來,金額最大一次寬鬆貨幣政策;比起2014上半年的逆回購、或是下半年的「常備融資便利」(以下皆稱:SLF)5,000億人民幣規模多還要大;當時SLF釋放出資金為此次之1/3。以我們對貨幣政策的操作研究,現代化貨幣政策名詞雖然一再創新,但多不脫:一、公開市場操作。二、降低存放款基準利率。三、降低存款準備率。四、降低重貼現率。這四種方法多是傳統貨幣政策。公開市場操作,就是一國央行向商業銀行,買進政府公債、放出資金。重貼現率,就是商業銀行可持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調度出現金。存款準備率,則會使金融機構,將存款用於放款的資金增加。存放款基準利率的高低,將會透過貨幣市場利率趨勢,調整資金的鬆緊。
自2008年以來,這些傳統的貨政策名詞,似乎多改頭換面。但無論現代化貨幣政策,未來如何一再改變。美國、英國、日本與歐元區量化寬鬆(以下皆稱:QE)政策,就是「公開市場操作」的變種。而人民銀行的SLF,就是「重貼現率」的變形。中國的「逆回購」政策,也是公開市場操作的親密兄弟。在這些政策中,以QE及款存準備率的威力顯著,前者有非常顯著的「短期效果」,後者則是著重在「長期效應」。此次4月19日降準政策,宣告效果未來也會如是發酵。雖然經濟成長趨緩,但中國仍將維持7%左右年成長率。而且在股市改革,如「滬港直通車」、與預期今年中之後也會成行的「深港直通車」,及A股未來會被納入MSCI成份股;在這些預期效應的驅動下,國際資金對中國金融市場,投資熱度將會提高,游資將持續流入中國。這些資金將存入銀行體系,而銀行體系的存款準備率又被降低,則貨幣市場流動資金將遞增;其所形成的乘數效果,對股市的蓬勃發展將是長期性的。寬鬆貨幣政策對股市的效果通常是,非預期到(Unanticipated Part)寬鬆政策,仍是股市及時的強力短期利多。如2014年11月21日的SLF,人民銀行灑出5,000億人民幣,中國上證股價指數由最低點2,495.92點,上揚至2015年1月12日之3,400.32點;上揚幅度為36.2%。而另外一方面,被預期到(Anticipated Part)的寬鬆政策,雖對股市無顯著短期利多、但也會有消極的支撐效果。
圖一:上證股價指數周K線圖,鉅亨網首頁
[NT:PAGE=$]
叁、1989至2013年是市場經濟、之後中國最大商機在金融產業!
投資者不要被近期希臘風暴嚇壞,或是對存款準備率感覺是老套。以此次4月19日為分水嶺,中國人民銀行將會不定期,但卻是持續性的寬鬆貨幣政策,其「針對性」已經轉變。在此之前,人民銀行多是針對市場經濟、經濟成長趨緩去做寬鬆,但這一次,人民銀行在休假的周日,召集各金融監督主管機關負責人,開完會後迅速降準。它一定是想要達成一石兩鳥目的。中國統計局剛在4月15日公佈,2015年中國第一季經濟成長率、一如事前被預期、很勉強地只有達到7%。而在希臘主權債務危機陰影下,全球主要國家股市,上周五只有中國股市還在漲、萬綠叢中一點紅。但當時上海與香港股市,就已謠言滿天飛,說中國證監會將在近期,開放共同基金在上證A股的融券放空業務。上證A股目前每一交易日漲跌幅為10%,且只能做多、不能放空,目前沒有融券的機制。
中國上證A股之長多潛力,是以寬鬆貨幣政策為護法;但主力是一帶一路、與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以下皆稱:亞投行)之下的財政政策。4月16日起,已經在高檔區的上證股價指數,被國際投資熱錢逮到一個狙擊放空的機會。經驗告訴我們,在全球股市籠罩在希臘違約陰影下,國際避險基金(Hedged Fund)在中國境外,運用其它由上證股價指數衍生出來的商品;如指數期貨、選擇權賣權、或反向ETF等大量放空。接著就在股價指數短線高檔區,放出中國證監會要開放,法人對A股融券放空業務;以此摧化上證A股大跌,以達到熱錢在境外套利機會。本文判斷,這些策略多被人民銀行識破,在周日4月19日人民銀行決策前,被認定是「空頭狙擊行為」;因此決定祭出強力寬鬆貨幣政策,用降低存款準備率政策強大火力,擊退國際投機客。可以再預見,目前與未來仍將進行的,持續性人民幣寬鬆貨幣政策,它對市場經濟與金融市場,也多是防守性居多;但已經充滿濃厚機動性。人民銀行相當務實,對中國股市發展不陌生,以貨幣政策針對股市帷幄運作。
為何人民銀行對股市,空頭短線狙擊行為如此在意?因為未來中國經濟,最大商機就在金融市場。民銀行在今2015年4月,美國財長Jack Lew訪問北京時,就已要求過美國財長,要在國際貨幣基金(以下皆稱:IMF),審查特別提款權(以下皆稱:SDR)時,投下贊成票、至少不要動用否決權,讓人民幣成為SDR一員,再進一步成為全球各國,貨幣發行準備貨幣。IMF等同全球金融聯合國安理會,美國是創始國家、對所有重大提案手上握有否決權,人民幣要加入SDR,當然是重大議題。經濟貿易談判與要求,多是要以實力做後盾,人民銀行有什麼實力?
圖二:人民幣兌換美元日曲線圖,鉅亨網首頁
一、人民銀行是美國政府前兩大債權人,對美國政府公債價格、與財政預算穩定有顯著影響力。就如同台海危機發生時,台灣的外匯存底實力一樣,大量持有美債、突顯對美國債市場安定與否的影響力,也增強外交與政治、軍事的談判籌碼與份量。二、在歐元區國家英國、德國與法國等強權國家,羣起加入中國創始的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以下皆稱:亞投行)後;人民幣成為區域、或全球金融市場主要貨幣藍圖已經浮現。三、中國的金融策略已經很明顯,開始企圖以亞投行之投資,將過去在全球主要金融市場,設下的人民幣離岸中心,漸漸聚焦收縮進入中國可掌控的勢力範圍。聚焦在一路一帶區域基礎建設,由此突破美元與歐元界限。一帶所涉最廣的中南半島,目前是東協(ASEAN)經濟區域,而一路則為中國歷史絲路。前者以中國為中心,區域貿易已日益蓬勃發展;後者在商業與貿易上,與中國多有深厚的歷史淵源。[NT:PAGE=$]
對中國經濟改革而言,目前已經慢慢浮現出來是,金融市場商機大於市場經濟。不管是上述所提一路一帶、或亞投行,或是未來廣泛的財經政策,目前中國財經政策先後優先順序將會漸漸轉向,以金融市場發展為中心;以股、債、匯市的穩健為前題。這以自2014年下半年來的貨幣政策,比較研究便可以發現;從這次2015年4月19日起政策焦點,已有兼具針對金融市場、就是中國股市的徵兆。在4月1 6日開始,全球股市由德國法蘭克福股價指數,到次日4月17日白天的亞股、及晚上的歐美股,多是全盤皆墨。為擊退短線空頭囂張行為,人行終於出下重手。
肆、結論:人民銀行推動中國金融市場繁榮企圖心不言可喻!
其實為防範聯準會(以下皆稱:FED)轉向升息的貨幣政策,對中國企業去槓桿、與去過剩產能的風險,2014年上半年人民銀行就開始以逆回購公開市場操作模式,在紓解銀根。自2014年迄今,對中國股市最具影響力的一次寬鬆,就是2014年11月21日的SLF,這是主動性的重貼現政策,此一政策就在「滬港直通車」,開動日即11月17日之後幾天,人民銀行推動中國股市繁榮,企圖心昭然若揭。而2015年2月4日全面降準,與2月28日的降息,則是針對下滑的物價通縮疑慮,與採購經理人指數之不振。這兩個量化數字所構成的時間序列(Time Series),多是經成長率的先行指標。人民銀行是為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之數列趨勢不佳,為國經濟成長降溫做多層次的防備。而由2015年4月19日這次起,人民銀行寬鬆政策也已開始針對金融穩定了!(提醒:本文為財金專業研究分享,非投資建議書;不為任何引用本文,為商品行銷或投資損益背書。)
- 從6月延至9月?市場重估聯準會降息節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