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中國經濟持續放緩 官方措施扮演關鍵角色

鉅亨網編譯呂佩憶 綜合外電 2015-04-21 13:55


中國經濟持續放緩 官方措施扮演關鍵角色      (圖:AFP)

中國經濟持續放緩 官方措施扮演關鍵角色 (圖:AFP)


中國經濟仍持續展現疲弱,迫使官方放寬先前的緊縮政策,以維持成長的穩定性。對中國來說,振興經濟的方式就是靠國家的控管。中國的決策官員正在反轉去年的限制措施,開始放寬各項限制以因應愈來愈疲弱的經濟環境。從中國政策的努力中,看得出來政府在逐漸減弱的經濟環境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彭博》引述麥格里證券的中國經濟主管 Larry Hu 的話報導,中國振興經濟的方式就是透過建設支出和銀行貸款。對中國來說配合政府政策很容易,但問題在於有時候會導致過度投資,以及建設沒有實質用途的工程。而美國或德國的問題則是在於私人企業仍不願意投資,因為經濟展望仍疲弱。

政策火力尚未全開

即使中國到目前為止已推出許多寬鬆的政策,但決策官員仍保留了相當的實力,並沒有像 2008~2009 年那樣火力全開振興經濟。中國的官員亟欲避免重蹈債臺高築的覆轍,採取逐步的措施確保經濟成長趨勢不會驟然下滑。

目前中國大型金融機構仍需維持 18.5% 的存款準備金率 (RRR),如果中國經濟再更疲弱,還可以再壓低 RRR,以減弱流動性外流的壓力。同時,指標放款利率目前為 5.35%,還有再 降息的空間。此外,中國的中央政府公債仍遠低於美國及歐元區的水準。

研究機構 Gavekal Dragonomics 的中國經濟分析師 Chen Long 指出,央行著重於壓低借貸成本,因為憂心可能會導致債臺高築的借款人違約。所以,今年中國經濟的重點較是控管債務而非成長。

Chen 指出,2008 年金融海嘯前,中國人民銀行放手讓中國企業拼命借款,這一次,人行刻意壓低貸款的速度。

互相矛盾的目標

瑞銀的資深獨立經濟顧問 George Magnus 指出,中國的決策官員試著在資金外流時提升流動性,以及抵銷營建及工業疲弱造成的通縮的壓力。他認為,當局的目標其實是互相矛盾的。他們想要壓抑信貸並改革經濟,但做法卻暗示著他們不願意經濟緩慢成長和痛苦的改革。Magnus 認為,短期內中國不需要和其他國家一樣採取量化寬鬆的政策。

雙面刃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的經濟學家 Yuan Gangming 指出,讓官方的銀行提供更多長期貸款給基礎建設專案是一把雙面刃。這麼做短期內可以迅速帶動需求,但是從長期的觀點來看,這代表著資金會被吸納至這些專案,但這些能產生的報酬又非常低,換句話說,對經濟並不利。

關鍵在於中國的決策官員是否能比美國及歐洲國家,更成功的防止不動產導致的巠濟下滑並造成失業大增。目前為止中國的表現還算不錯,雖然經濟成長跌至 1990 年以來最弱增幅,但中國去年的都市就業增加 1300 萬筆,超越官方的 1000 萬目標。

李克強上個月強調,就業市場是關鍵,並矢言若經濟進一步下滑傷害就業與薪資,政卜就介入干預。隨著中國經濟從製造業和投資轉型,中國需要更高的薪資以提升消費支出和對服務業的需求。

摩根大通的首席中國經濟分析師 Zhu Haibin 指出,成長穩定是官方政策的首要考量。他預估未來幾個月,官方將採取進一步的措施,以解決短期的成長疑慮。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