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壓軸故事,聽習大大講愛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31 14:35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0日下午就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歷史形成和發展進行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要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強大精神動力。
12月30號,在這一天,
2015年已經行至歲末,
看得到頭、摸得到尾了,
而習大大卻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上,
提出一個重要的主題:
愛國。
愛國,
強調在年尾,
它沉甸甸的,貴重而深刻。
愛國,
壓軸在歲末,
它明晃晃的,響亮而耀眼。
習大大讓我們記住,
年始年終,愛國始終。
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話。他指出:
要充分利用我國改革發展的偉大成就、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活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華民族傳統節慶、國家公祭儀式等來增強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意識。
還記得在“中華民族傳統節慶”,
習大大曾帶我們怎樣度過?
在春節,
在這個以“回家”為主題的節日里,
習大大提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回家的最深意義,
是回歸家風的良好傳承。
在中秋,
在這個以“思念”為主題的傳統佳節,
習大大在美國僑界感慨“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
思念的最高程度,
是思念祖國的故土文化。
還記得在“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活動”,
習大大曾率領我們怎樣不忘歷史?
“九三大閱兵”,他在世界面前宣告: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為之努力。”
在每一個重要歷史節點上:
我們紀念歷史而振興未來,
我們承接過去而復興時代,
我們回首苦難而展望和平,
我們團結世界而驕傲祖國。
習大大說:
運用藝術形式和新媒體,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動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讓愛國主義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堅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以理服人”——
是有理有據,是文以載道。
愛國不是虛言,
是從“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周雖舊邦,
到“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清末危世,
是從古到今的理所當然,
是不需要理由的畢生信念。
“以文化人”——
《易》曰“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國的“文化”,
本來就是動態感的化育人心。
所以,愛國不是口號,
是春風化雨地浸潤在骨血中,
是潤物無聲地深植在心田里。
“以情感人”——
是有情有義,
是肺腑之言。
國歌高昂令人肅立於庭,
國旗飄揚令人盈眶於睫,
國家聲威令人豪情於胸,
愛國從來不是強迫,
是由衷的刻骨銘心,
是血脈的澎湃激情,
是心的歸屬,
是魂的依存,
是生命的赤誠烙印。
習大大說:
要結合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的第一個價值準則,就是愛國。
愛國,
自古至今都是中國社會始終強調的個人品格,
也是中華民族標志性的集體精神。
愛國,
是愛我們的疆土完整,
是愛我們的民族團結,
是愛我們的文化精神。
這既是公民責任,更是歷史擔當。
守土有責,
守住家國的土,
守住人民的心,
守住民族的魂。
習近平強調: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對祖國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們愛國主義情感培育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要努力從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積累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和智慧,延續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華,展現精神魅力。要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把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一起來,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榮譽感。
中華民族有著三道萬里長城,
這三重意義上的長城,
共同護衛著我們國家的久存:
第一道,
是那座實體的、肉眼可見的、由一塊塊青磚砌成的萬里長城,
它在中國古代守護著疆土的完整;
第二道,
是由中華民族血肉之軀筑起的萬里長城,
每當我們國家到了危難時刻,
這道長城就會凸顯出來,
眾志成城,
民族之魂守衛著家國和人民闖過災難、自強不息;
第三道萬里長城,
就是由方塊字累積而成的、由中國文化構建出的不朽長城,
這道文化長城(300089,股吧),
雖無形卻無處不在,
雖古老卻歷久彌新,
守護著中華文明五千年從未中斷。
因此,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才是我們民族經久不衰、生生不息的根本保障,
也是我們國家獨具特色、屹立世界的精魂所在。
倘若拋棄了自身的文化,
人人都是亡國之徒,
喪失了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
才是最為可怕的流離失所。
習近平強調:
中國共產黨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始終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90多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是愛國主義的偉大實踐,寫下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輝煌篇章。
中國文化的形象化特征,
正像那丹頂鶴一樣,是:
負陰抱陽一點紅。
負陰抱陽,
鶴身的黑白兩色、陰陽剛柔,
如同儒道兩家文化,平衡著文化結構、和諧著文化心理;
而鶴頂那一點鮮紅,
就是我們的紅色文化、時代精神。
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
已經承前啟后地融進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歷史進程,
已經海納百川地成為了民族精神的有機組成部分。
紅色文化與傳統文化一起,
融合成了當今具有蓬勃生命力的中國文化。
習近平指出: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堅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中國的命運與世界的命運緊密相關。我們要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擴大對外開放結合進來,尊重各國的歷史特點、文化傳統,尊重各國人民選擇的發展道路,善於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增強中華文明生機活力。我們要積極倡導求同存異、交流互鑒,促進不同國度、不同文明相互借鑒、共同進步,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如果說古人的愛國觀,
更主要表現為對有形疆土的重視;
那么在當今、在未來、在“地球村”的全球視野下,
我們當代人的愛國觀,
更多是表現在無形層面,
表現為去愛護國家的民族文化、傳統價值和國際影響力。
而我們對民族文化的堅守,
又絕不是要一味排外的,
中國文化的相容並蓄,
就決定了它能包容中外而又不失自我。
所以我們今天要做的,
就是要成為一個具有中國傳統文化修養的現代公民:
立足當代,不忘過去,
傳承昨天,面向明天,
多元文化並存而獨具中國特色——
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一份“守土有責”,
守文化的根基不斷、
守精神的土壤不滅,
用我們個體的文化修養,
構筑中國文化這道萬里長城的綿延不絕。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