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循環
理財周刊 2022-07-07 15:29
文.洪寶山
先聊台股的盤勢,再聊宏觀經濟。最近國安基金定義台股沒有出現「非理性」的下跌,所以暫時沒有召開臨時會,於是趁著 7/4 美國國慶日休市一天的空窗期,7/5 早盤少見的開盤大漲 271 點,盤中最高來到 14488.8 點,然後就一路盤跌到平盤,甚至來到 14100 低點,怎麼回事,難道台股基本面不好嗎?
進入到六至八月的除權息旺季,融資開始鬆動,6/15~7/4 的十四個交易日,融資減少 481.62 億元,平均一天減少 34 億元融資,這比投信平常的進出金額還要大,再加上外資因為聯準會升息、台幣貶值、匯出股息等因素,必須賣股求現,於是造成第二季跌 - 16.21%,七月前三個交易日又跌 - 3.21%。
假除息助長融資追殺 滬深股市除息制較好
融資為什麼要鬆動呢?因為參加除息要等一個月才拿到現金股利,以至於融資戶必須自己先墊上這筆錢,避免「假除息」的融資維持率快速下降而被追繳,甚至被迫自我斷頭,這項制度實在有討論的空間。
雖然滬深股市採取買股票當天就得全額交割制度,股民少了兩天的資金運用時間,但沒有台股現股當沖的違約交割問題,重點是滬深股民參與除息,深市股民當天領、滬市股民等三個交易日,台股股民除非用個股期貨參與除息,可以當天拿。說到底,由於台股派發現金股息的時間太久,以至於融資的「假除息」風險較大,所以在空頭市場反而容易出現棄息、貼息的賣壓,進一步構成籌碼上的惡性循環。
美聯準會每一次升息 都會引發流動性風險
外資在第二季共賣超台股 4821.83 億元,上半年累積賣超金額達 9411.64 億元,創歷史最大賣超,如此積極的賣股,難道這次台股面臨的經濟衰退威脅遠比 2008 年金融海嘯更糟嗎?聯準會正在為去年「通膨暫時論」的錯誤付出代價,今年第三次的升息,已經讓那斯達克指數跌 - 28.87%,費城半導體跌 - 37.7%,台股以半導體為主軸,上半年跟著美國科技股的修正也跌了 - 18.62%。
近代金融史裡,聯準會每一次升息,都會引發某個地方的流動性風險,尤其是債台高築的新興市場,更容易因為資金流動性危機而爆發經濟衰退,這次斯里蘭卡是第一個案例,後續會是哪個市場呢?
外資第二季在印度、印尼、南韓、馬來西亞、菲律賓、台灣和泰國賣超四百億美元的股票,賣股求現的積極度超過了 2008 年的金融海嘯、2013 年的聯準會 QE 退場恐慌,以及 2018 年聯準會上一次升息週期期間的峰值,其中科技股占比超過一半的台灣、進口能源的印度與外向型經濟體南韓分居賣超前三名,這三個市場分別受到美國、俄羅斯、中國等不同因素的影響而遭到外資大量拋售。
印度看這次能源危機 比美國恫嚇來得可怕
印度在這次俄烏戰爭期間,不甩美國警告,低價收購俄羅斯原油,自然是印度評估能源危機比美國恫嚇來得即時且可怕,但上半年歐盟的天然氣危機還有續集,整個歐盟正加緊腳步為冬天囤積天然氣,而俄羅斯也一步步分別對歐盟各國停供天然氣,英國首相強森三月曾飛往阿聯酋、沙烏地阿拉伯,卻無法取得擴產承諾。
拜登將在七月親訪沙烏地阿拉伯,但阿聯酋跟沙烏地阿拉伯皆沒有調高產能的意願。俄羅斯斷供天然氣,原油勢必會成為替代品之一,摩根大通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俄羅斯財政狀況穩健,其日產量可削減最多五百萬桶,也不會過度傷害經濟,但如果 G7 對俄羅斯原油價格設定上限、刺激普丁減產報復,那麼最壞情況下,油價可能會飆升至每桶 380 美元天價。
聯準會抗通膨的成敗 俄烏戰爭是最大變數
由此可知,俄烏戰爭是聯準會抗通膨過程中最不可測的變數,歐盟陷入的能源危機不僅僅影響今年冬天的取暖問題而已,歐盟更是為了應付能源危機不得不重返火力發電,製造更多的二氧化碳,危及 2050 年的碳中和目標,環環相扣的情況下,歐洲央行宣布將環保納入貨幣政策,限制碳排放量高的企業融資和發債。此外,歐盟將於 2026 年開徵碳關稅,這也是全球首個開徵碳關稅的區域,在 2023 年就會先啟動過渡措施,歐盟國家與歐洲議會在三年的過渡期間,持續溝通、調整相關措施。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俄烏戰爭所引發的能源價格上漲,碳稅、企業融資和發債成本提高,都支持通膨居高不下的機會較高,儘管拜登可能取消對中國的高關稅,但歐美日自建晶圓廠架構獨立的半導體供應鏈,也是墊高物價的來源之一,美國真的能一邊持續俄烏戰爭,另一邊期待聯準會壓制通膨降溫嗎?
來源:《理財周刊》1141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