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傳50萬門檻研放寬 市場料炒爆港股 港府否認
鉅亨網新聞中心
續有新「傳聞」支持港股炒風。《華爾街日報》昨(15)日收市後引述消息,表示中港正研究放寬中國股民南下買港股的50萬元資產門檻。證券界認為「50萬大閘」一開,將有更多「大媽」資金湧港炒股,定再次炒爆港股市場。市場人士認為,此消息或會成為港股後市的新動力,令市場炒風再度升溫。不過,財庫局發言人昨回應稱,有關消息不準確,當局未有就50萬人民幣投資門檻作商討。
《星島日報》報導,港股過去兩日升勢略見收斂,昨日再有新的炒作藉口出現。外電昨晚報道,中港正研究放寬中國股民南下買港股的50萬元資產門檻。根據當下滬港通規則,港人北上買A股是全民開放,中國股民南下買港股卻有最低資產要求,必須證實個人的銀行或證券戶口,存有最少50萬元的人民幣流動資金。
耀才證券研究部經理植耀輝指出,「50萬大閘」開閘消息,或會帶動港股反彈,恒指有望再闖高位,港交所(0388-HK)更有機會上試300元以上。
不過,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稱,當局現階段沒有計畫檢討50萬門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3月初向傳媒透露「滬港通」改良路綫圖雛形時,明言經中港討論過後,認為「看不見放寬的理由」,故認為現階段應維持50萬門檻。
不過,另邊廂的港交所總裁李小加,卻多番認為「50萬大閘」是窒礙滬港通的原因之一。李小加曾在網誌指出,早前「港股通」滯銷的其中一個原因,正是關乎50萬大閘,因「在今天的A股市場,有相當大部分交易是由持有50萬元以下資產的投資者進行」。港交所主席周松崗亦曾公開表示,今年會與中國相關部門探討放寬「50萬大閘」。
港股連續6個交易日成交超過2000億,港交所將之歸功於滬港通,認為「滬港通交投活躍,推動香港證券市場創多項新高」。不過,供中國股民來港買股的港股通,只在上周兩天「打爆」了額度,之後已回歸淡靜。港股通的單日額度上限是105億人民幣,昨日額度(買賣相減的淨額)僅用了5.6億元人民幣,計及買入及賣出的成交額亦只不過111.8億元。
3月最後一個星期起,大量被形容為有利北水來港炒股的措施及消息爭相出台,先有中證監宣布「放寬公募基金投資滬港通」;再有放行中國養老基金投資香港創業板股票的政策。中港傳媒亦不斷引述消息,預告深港通快將上馬,以及滬港通額度會大幅加碼。
雖然暫未有新成立的公募基金正式經由滬港通來港買股,滬港通亦未正式加碼,但大量「非滬港通」資金已大軍壓境,股評人普遍認為是北水湧港,但不少投資界人士則疑惑資金究竟從何而來。
香港《文匯報》報導,財庫局發言人昨表示,當局留意到相關報導,她指兩地一直有研究如何提升滬港通,但雙方目前未有就50萬人民幣投資門檻作過商討。她又指,局長陳家強上月底表示,50萬元人民幣的資產限制並非當局的檢討步驟。陳家強當時稱,滬港通自去年11月開通以來,運作非常暢順,無論是北上或南下的資金,隨市場熟習機制,並了解政策後,參與滬港通兩邊的資金也有所增加,但現時來說,仍未需要這麼快檢討50萬元人民幣的資產限制。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