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張志誠觀點:長相與大盤不一樣的股票 往往是贏家看穿盤面變化的關鍵

張志誠分析師(摩爾投顧) 2021-09-03 08:2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張志誠觀點:長相與大盤不一樣的股票 往往是贏家看穿盤面變化的關鍵。(圖:shutterstock)

台股從這波 16248 低點一路量縮震盪驚漲突破了所有的均線,但仔細觀察短期技術指標 K 值與 D 值都已經到了過熱區,過去我們強調第一主流就是散裝航運與半導體,半導體鎖碼的聯電 (2303-TW) 近期在外資連袂看好下,也引動市場開始去追週邊的 IC 設計想做比價行情。可是當過去錯過低點不買的融資,來到強勢股指標過熱時,又怕因為噴出轉而追進,我建議這樣的作法,在指數上漲量縮的時候是最不適合的,所以台股我們還是強調 8 月份期貨結算後,外資已經把空單作一個獲利,整個多方時間至少是到本月期貨結算,甚至是下個月,股市所謂的多頭就必須要是一個輪動的狀態,投資人謹記不要總是在看到許多股票拉高後才要搶追價差,永遠堅持下跌時鎖定後面營收會成長公司的買點,才能夠在之後大漲噴出突破新高時快樂賣出。

我認為從今天開始大盤需要指標過熱的一個震盪調整,並配合月均線的扣抵值未來兩週將逐步向下扣低,這是指數旺季之前最後回測產生機會的訊號,領先大盤先回檔的散裝航運還有電動車零組件,我建議 9 月要公佈的 8 月營收必然是有利多,但股價領先壓低回測前波上漲支撐點時反而市場少人關注,這個從盤面的成交比重就看的出來,投資人要注意下一波能夠在大盤勝出的關鍵就是要選 (與大盤長相不一樣的個股),若堅持要與大盤連動的公司則新的買點就必須要等待。

本周的台股,事實上在我的經驗,我見到的是一般投資人看電子股強,航運股的融資不耐久盤,在壓回時去殺低,跑去追短線覺得強勢的電子股。其實針對半導體指數,我在 8/20 低檔時,從台積電 (2330-TW) 回補空方缺口並跌破上揚的年線後,研判必然會有反攻帶動下,加權指數已經在昨天挑戰了今年來所有的空方缺口與站到所有均線之上。不得否認,有半導體指數這樣的多方架構,再來若經過大盤調整修正以後,台積電、聯電依然還是第四季前旺季的重要主流,投資人只要記住一個口訣: 好買點是等來的,我相信這波半導體指數會創造很多人的財富。

至於來到本週四所有產業類股裡跌幅最重的散裝航運,新興 (2605-TW) 和慧洋 - KY(2637-TW)、裕民 (2606-TW)、萬海 (2615-TW) 技術面很標準是回測上揚的月均線,雖然散裝輪因為資金輪動而被殺出,但基本面來看,我對散裝航運尚未完全表現與 8 月大漲的 BDI 指數漲幅看法不變,散裝航運的第三季營收配合船隻出海後的航期,在後續仍有時間上的利多。散裝航運主要的需求來自鐵嚝石、煤炭、水泥、穀物等大宗物資和原物料,在各國陸續推出大型基礎建設預算案且逐步投入擴大刺激經濟的利多下,大型基礎建設的效應將會持續更久。

由於貨櫃海運的高運價,業者開始把腦筋動到散裝輪,希臘 Star bulk 公司安排 17.5 萬噸海岬型船改裝成可以載運貨櫃將從歐洲載運 1400 個貨櫃到中國,若更多散裝船被吸引到載運貨櫃,那原本必須由散裝船載運的原物料商品運力將更緊繃。散裝船過去經歷過長時間的苦日子,供給大於需求,沒有什麼公司造新船,這次結構性因素,導致需求大於供給,更嚴格的環保法規 2023 年上路,新船數量提升不上來,若是對產業的結構面改變有信心,就不用在每天的漲跌中改變心意。

眼光永遠要走在前瞻的路上,本周美股那斯達克繼續創新高來到 15379,道瓊指數震盪小黑,費城半導體指數則跌破 5 日線,那斯達克明顯強過費半道瓊,顯示出美國科技股有吸引到資金進駐,我們的經驗研究,這似乎與中國官方接連打壓指標性民間企業有關,阿里巴巴、美團、新東方、騰訊等,都接連受到從嚴審查監管和政策性風險,比如手遊公司騰訊受中共限制青年玩線上遊戲時數影響很大,不僅是中國的民企還有外資,感受到不確定的系統性風險,一定會開始想辦法轉移資金到更安全國家停泊。除了美國,亞洲的資金就屬南韓與台灣視為科技型公司的資金轉移陣地,這一點未來將持續追蹤,若效應越來越明顯,那台灣的指數估值就有在向上提升的必要。
 

想知道未來更多個股和產業的分析嗎?記得要加入我的 LINE 粉絲團。

股市帝國張志誠 LINE 粉絲團
https://lin.ee/mPZB06s

股市帝國張志誠 YOUTUBE 影音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e4ROy5DoIHyvpKD961PuA

股市帝國張志誠 TELEGRAM 頻道
https://t.me/morehappy1688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