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華爾街史上最大龐氏騙局 主角馬多夫獄中逝世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美國史上最大龐氏騙局主腦馬多夫 (Bernard Madoff) 週三 (14 日) 在獄中逝世,享年 82 歲。

馬多夫曾為納斯達克前董事會主席,他打造的龐氏騙局,騙了投資人長達 20 年的光陰,涉款高達 600 多億美元,直到 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後才曝了光。



馬多夫因這場華爾街史上最大金融醜聞被判入獄 150 年,最終在獄中因病逝世。

馬多夫案的主要檢察官 Marc Litt 週三回應:「很不幸的是,他死在監獄裡實在是太合適了。」

Marc Littt 提到:「馬多夫先生的去世,為詐欺、貪婪的黑暗篇章畫上句點,這 (馬多夫騙局) 對成千上萬受害者的生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從頭到尾,這件事給他接觸過的每個人都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馬多夫近來律師 Brandon Sample 表示:「馬多夫死前一直活在對自己罪行的內疚和悔恨之中,儘管他的罪行已定義了他是誰,但他也是一位父親和丈夫,他說話溫和,是個知識份子,他絕非完人,沒人是完美無缺的。」

馬多夫背景

馬多夫出身猶太做生意的家庭,1960 年他以 5000 美元現金起家,註冊「Bernard Madoff 證券投資有限公司」,主要做股票買賣的仲介生意,這間公司成為推動那斯達克交易所成立的 5 大投資經銷商之一,讓他在 1991 年成為那斯達克董事會主席。

美國史上最大龐氏騙局始末

1970 年代,馬多夫透過美國政府為刺激股市而設計的證券法漏洞中獲得靈感,自 1992 年開始在紐約曼哈頓口紅大廈 17 樓啟動了「龐氏騙局」。

馬多夫向投資人掛保證,無論牛市、熊市,投資客戶都能拿到 10%~12% 的高報酬率。

他透過常見的「挖東牆補西牆」方式進行詐欺,利用新投資客戶的錢,向老客戶支付利息以及短期報酬,製造賺錢的假象,誘使更多的人上當,進而騙取更多投資。

讓他能行騙近 20 年的關鍵是,他只接受「圈內人」進行投資,投資對低門檻是 100 萬美元,並且還必須經由「圈內人」介紹。

他的吸金對象包羅萬象,除了親朋好友,還有政商名流,全球各大機構銀行,包括好萊塢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瑟爾、英國匯豐銀行、法國巴黎銀行、東京野村控股公司等。

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後,馬多夫虧掉客戶的 500 億美元,該年 12 月 11 日聯邦調查局突襲口紅大廈。馬多夫被紐約檢察官以詐欺罪起訴。許多投資人在馬多夫被捕之後才發覺受害。

最終,馬多夫因證劵欺詐、洗錢、偽證等 11 項犯罪指控, 2009 年 3 月 12 日馬多夫被美國法院判處 150 年徒刑入獄,賠償 1,700 億美元。

令人莞爾的是,馬多夫儘管服刑期間仍不忘「操控市場」。

馬多夫被關押在北卡羅萊納州布特納的一所聯邦監獄,他在獄中運用科技、操縱熱巧克力市場,他買下物資供應處的每一盒 Swiss Miss 熱巧克力以獲取利潤,在獄中想上一杯喝熱巧克力,只能向馬多夫買。

去年 2 月馬多夫透過律師表示,他現已病入膏肓,盼能減刑出獄終老,但不獲批准。週三犯下世上最大詐騙案在美國入獄的華爾街投資人馬多夫在獄中逝世,享年 82 歲。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