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國際原油再創新低 供應轉折點殺傷力將極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15 13:58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孫中山

任何一個行業(尤其是周期性行業)為了獲取及維持超額利潤,長期故意推高價格,不斷刺激泡沫,往往是自掘墳墓。


從基本的價格規律來看,商品供不應求導致價格節節攀升,價格上漲勢必刺激供應,抑制需求,至少是需求增長速度或增加數量趕不上供應增長速度或增加數量,隨后價格會進入並維持泡沫期,直至供需格局突變導致泡沫破裂,價格逐漸回歸價值。

更為可怕的是,站著就能賺取高利潤的行業自身往往熱衷於維持現狀,故步自封,不思進取。當利潤達到超高水平時,非傳統的或新興的力量會為此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終究會打破這種平衡,直到回歸到正常的利潤水平。

原油行業正是如此,正在經歷一輪血雨腥風的巨變。2015年,國際原油延續了去年暴跌的勢頭。根據文華財經提供的數據,今年以來wti原油指數下跌了30%(去年暴跌42.4%),布倫特原油指數下跌了33%(去年暴跌跌44.8%),並且上周已經雙雙跌破了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最低價格水平。此外,隨著原油價格的不斷下挫,wti原油與布倫特原油價差不合理的價差日益回歸正常波動,價差有今年年初的10美元/桶左右逐漸下降至目前的不足3美元/桶(參見圖一)。

圖一
圖一

數據來源:wind資訊

筆者認為,國際油價繼續大跌是諸多因素共振的自然結果,而且不外乎一些最基本的常識:

第一,國際原油市場由供不應求轉為供應過剩,轉折點殺傷力極大。

根據bp提供的數據,2014年世界原油年產量增加至4220.56百萬噸,年消費量增加至4211.12百萬噸,供應過剩9.44百萬噸,徹底扭轉了2007-2013年期間供不應求的局面(參見圖二)。今年以來,世界原油供求過剩進一步惡化。一方面,由於中國等經濟增速下滑導致原油需求增速明顯放緩;另一方面,原油產量不降反增,尤其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各懷鬼胎維持接近紀錄的產量目標不變,美其名曰“對抗美國和俄羅斯等非歐佩克成員”。今年11月份opec日均產量增加了23萬桶至1013萬桶,創出了近幾年來的最高水平,這幾年增量主要來自於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等。由此可見,面對國際原油市場的大勢,全球最大的利益組織opec都無法達成協議(opec自身力量早不如當初,以美國為首的科技力量崛起,以俄羅斯為首的新興力量崛起,非opec也今非昔比),唯有放縱“價格戰”一搏,最終結局往往“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最大的問題是,此舉勢必不斷壓制原油價格反彈的空間,價格重心逐漸下移,一旦價格反彈,非opec產量就會恢復,重新開始搶奪opec市場份額。

事實上,從2010年至2013年期間,一旦美原油價格跌破80一線或者布倫特原油價格跌破100一線,以沙特為首的opec便會不自覺地釋放挺價訊息或措施(原油價格太低引發財政問題、打算減產等)。但是,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油價連續暴跌,opec並未因此而計劃減少原油產量,反而明確拒絕減產,並給市場釋放了“產量沒有上限”的信號,油價應聲創新低,跌破40一線關口。由此可見,opec才是國際原油市場最大的空頭,才是油價跌跌不休的罪魁禍首。

圖二:世界原油由供不應求轉為供過於求

圖二
圖二

數據來源:bp。備注:單位為百萬噸,供需缺口為右軸

第二,原油庫存急劇攀升,高庫存是一把懸在頭上的利劍。

由於全球需求增速趕不上產量增速,導致原油庫存不斷攀升,並創出歷史新高。美國能源資訊署(eia)公布的庫存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4日當周,原油庫存量接近創紀錄的4.9億桶左右,較年初增加超過1億桶,增幅達到27%(參見圖三);原油和石油產品(不包括戰略石油儲備)創紀錄的13億桶,較年初增幅達到13.6%,戰略石油儲備庫存量高達6.95億桶。而且,印度尼西亞已經正式重新加入opec,未來很可能取消對伊朗的制裁,那么opec將越來越難以達成減產挺價的一致協議,世界原油庫存會進一步攀升。

圖三:原油庫存急劇攀升

圖三
圖三

數據來源:美國能源資訊署(eia)。備注:單位為千桶

第三,美聯儲加息迫在眉睫。

目前,市場預期美聯儲加息的步伐漸行漸近,於12月份會議期間首度加息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那么以美元計價、以原油為首的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無疑承壓較重(參見圖四)。如今,多空雙方似乎都在靜待靴子落地,空頭正在期盼著盛宴——年內的最後一此大跌,多頭卻在規避風險——挖坑完畢后再抄底也不遲。

圖四:美聯儲加息步伐漸行漸近

圖四
圖四

數據來源:wind資訊。備注:單位為美元/桶,美元指數為右軸

目前,國際原油市場正處於“大熊市”越來越成為市場共識。對於周期性行業的產業鏈上游來說無疑雪上加霜,“價格戰”無法避免,且遠無休止,現實是無比殘酷的——非死即活。假如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opec代表著傳統勢力,而以美國為首的非opec代表著新興技術勢力,究竟孰強孰弱,孰優孰劣?短期內來看,不分仲伯、難見分曉。長期來看,科技力量在各方面逐漸取得突破,勢如破竹。供應端:頁岩油技術革命;需求端:特斯拉為代表的電動汽車等;替代品: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等。世界能源發展歷史(薪柴——煤炭——油氣……)已經證明,新興科技終將戰勝落后勢力。

面臨著供應過剩、庫存攀升、中國經濟下滑和聯儲加息等相同的境況,對於最近有錢任性的險資突擊追逐房地產業來說,鋼鐵、煤炭和石油行業就是前車之鑒,后事之師。曾幾何時,無限風光、無限輝煌的鋼鐵、煤炭行業早已奄奄一息,目前石油、有色金屬等行業正在加速步其后塵。

此時此刻,讓我不禁想起了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本文作者胡華釬系國投安信期貨分析師、和訊評論專欄作者)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